石仙桃,见过吗?养阴润肺,治肺热咳嗽
石仙桃
来源产地
为兰科植物石仙桃的假鳞茎或全草。
秋季采收,鲜用,或以开水烫过晒干用。
附生于海拔1000-1200m的阔叶林树上、林下或沟边石上。
广布于华东、华南和西南大部分地区。
别名石山莲、石橄榄、果上叶、千年矮、麦斛、小扣子兰、大吊兰、浮石斛、上石仙桃、川甲草、马榴根、上石蒜、麦斛兰、石萸肉、箴兰、上树蛤蟆、石川盘。
【原形态】
石仙桃,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匍匐。假鳞茎卵形、圆柱形或狭圆锥形,肉质,长2-6cm,宽1-2.5cm,顶生2叶。
叶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5-18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收狭成柄,具明显的纵脉。花葶从被鳞片包住的幼小假鳞茎顶端抽出,长10-15cm;
总状花序直立或下垂,有8-20朵花;花白色、绿白色或带黄色;苞片狭卵形,2列;
萼片卵形形,近等大,长约1cm;花瓣线形;唇瓣基部凹陷成囊状,3裂。
蒴果倒卵形,种子粉末状。花期春、夏季。
性味功效
《全国中草药汇编》
甘、淡,凉。
清热养阴,化痰止咳。用于肺热咳嗽,肺结核咳血,淋巴结结核,小儿疳积,胃、十二指肠溃疡;外用治慢性骨髓炎。
《中药大辞典》
苦微酸,凉。
养阴,清肺,利湿,消瘀。治眩晕,头痛,咳嗽,吐血,梦遗,痢疾,白带,疳积。
《中华本草》
甘;微苦;性凉
养阴润肺;清热解毒;利湿;消瘀。主肺热咳嗽;咳血;吐血;眩晕;头痛;梦遗;咽喉肿痛;风湿疼痛;湿热浮肿;痢疾;白带;疳积;瘰疬;跌打损伤
【归经】
肺;肾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运用】
①治肺结核咳血,慢性咳嗽,急性肠胃炎及慢性胃炎:
石仙桃鲜品一至二两或干品三至五钱。水煎服。
②治肺热咳嗽,小便不利,湿热浮肿,小儿疳积:
石橄榄三至五钱,水煎服。
③治咳嗽,咽喉肿痛:
桌上叶干品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日服二次。
④治外伤出血:
果上叶干粉外敷;或鲜品捣敷。
⑤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石仙桃全草,五钱至一两,水煎撮。
⑥治热痹,腰酸痛:
石仙桃鲜假鳞茎二至四两,酒水煎服。
⑦治热淋:
石仙桃鲜全草一至二两,水煎服。
⑧治梦遗:
石仙桃鲜假鳞茎一两,金丝草鲜全草五钱。水煎服。
⑨治胃火牙痛,虚火喉痛:
石仙桃鲜假鳞茎一至二两,水煎服。
⑩治跌打损伤:石仙桃鲜品捣烂,加酒外敷。
⑾治慢性骨髓炎:
鲜石上莲全株,捣烂外敷患处,或用干品,用淡米酒浸软磨汁,调开水外搽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