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水红花子,见过吗?用于症瘕痞块,瘿瘤肿痛,食积不消,胃脘胀痛

水红花子,见过吗?用于症瘕痞块,瘿瘤肿痛,食积不消,胃脘胀痛

水红花子

来源产地

为蓼科植物细蓼的果实。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穗,晒干,打下果实,除杂质。
生于路旁和水边湿地。
除西藏自治区外,分布几遍全国。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l-3m。茎直立,中空,多分枝,密生长毛。叶互生;叶柄长3-8cm;托叶鞘筒状,下部膜质,褐色,上部草质,被长毛,上部常展开成环状翅;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10-20cm,宽6-12cm,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全缘,两面疏生软毛。
总状花序由多数小花穗组成,顶生或腋生;苞片宽卵形;花淡红或白色;花被5深裂,裂片椭圆形;雄蕊通常7,长于花被;子房上位,花柱2。瘦果近圆形,扁平,黑色,有光泽。花期7-8月,果期 8-10月。

【性状】
性状鉴别 瘦果扁圆形,直径3-4mm,厚约1mm。表面棕黑色、棕黄色或红棕色,平滑,有光泽,两面微凹陷,中部略有纵向隆起,先端有突起的柱基,基部有黄色点状果柄痕,有的残留灰白色膜质花被。质坚硬。
除去果皮,可见一粒扁圆形种子,外面包被有浅棕色膜质种皮,先端有浅棕色突起的珠孔,基部有一圆形种脐,胚乳白色,粉质,胚细小,弯曲,位于胚乳的周围。气微,味微辛。
以粒大、饱满、色棕黑者为佳。

性味功效
《中国药典》
咸,微寒。
归肝、胃经。
散血消症,消积止痛。用于症瘕痞块,瘿瘤肿痛,食积不消,胃脘胀痛。
《中药大辞典》
性平,味甘。
消瘀破积,健脾利湿。治胁腹症积,水臌,胃疼,食少腹胀,火眼,疮肿,瘰疬。
《中华本草》
咸;性凉
归肝;脾经
活血消积;健脾利湿;清热解毒;明目。主胁腹症积;水臌;胃脘痛;食少腹胀;火眼;疮肿;瘰疬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研末、熬膏或浸酒。外用:适量,熬膏;或捣烂外敷。

【注意】
凡血分无瘀滞及脾胃虚寒着忌服。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