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血母,见过吗?活血止血,理气止痛。治咳血、咯血、呕血、衄血、尿血、便血

血母,见过吗?活血止血,理气止痛。治咳血、咯血、呕血、衄血、尿血、便血
血母(薯莨)

来源产地

为薯蓣科植物薯莨的块茎。
5-8月采挖,洗净,捣碎鲜用或切片晒干。
生于海拔350-1500m的山坡、路旁、河谷边的杂木林、阔中林中灌丛中或林边。
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及西藏等地。
别名赭魁、薯良、鸡血莲、血母、朱砂七、红药子、金花果、红孩儿、孩儿血、牛血莲、染布薯。

【原形态】

薯莨,藤本,粗壮,长可达20m左右。块茎一般生长在表土层,为卵形、球形、长圆形或葫芦状,外皮黑褐色,凹凸不平,断面新鲜时红色,干后紫黑色,直径大的可达20cm以上。茎绿色,无毛,右旋,有分枝,下部有刺。
单叶,在茎下部的互生,中部以上的对生;叶柄长2-6cm;叶片革质或近革质,长椭圆形至卵形,或为卵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5-20cm,宽2-14cm,先端渐尖或骤不,基部圆形,有时呈三角状缺廖,全缘,两面无毛,表面深绿色,背面粉绿色;
基出脉3-5网脉明显。雄花序重穗状,通常排列呈圆锥状花序,长2-14cm,或更长;‘雄花的外轮花被片为宽卵形,长约2mm,内轮小,倒卵形;雄蕊6,稍短于花被片;雌花外轮花被片较内轮大。
蒴果不反折,近三棱状扁圆形,长1.8-3.5cm,宽2.5-5.5cm;种子着生在中轴中部,四周有膜质翅。花期46月,果期7月至翌年1月仍不脱落。

性味功效

《全国中草药汇编》
苦、微酸、涩,平。
活血补血,收敛固涩。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咯血,吐血,便血,尿血,腹泻;外用治烧伤。
《中药大辞典》
涩,苦,寒。
活血,止血,理气,止痛。治产后腹痛,月经不调,崩漏,内伤吐血,风湿关节痛,痢疾,疮疖,蛇咬伤,外伤出血。

《中华本草》
味苦;性凉;小毒
活血止血;理气止痛;清热解毒。主咳血;咯血;呕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腹痛;脘腹胀痛;痧胀腹痛;热毒血痢;水泻;关节痛;跌打肿痛;疮疖;带状疱疹;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绞汁或研末。外用:适量,研末敷或磨汁涂。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