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野菱,见过吗?能补脾健胃,生津止渴

野菱,见过吗?能补脾健胃,生津止渴

野菱

来源产地

为菱科植物野菱和细果野菱的坚果。
8-9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野生于水墉或田沟内。野生于水塘中。
分布于长江流域。分布于东北至长江流域。
别名刺菱、菱角。

【原形态】

一年生水生草本。叶二型,浮生于水面的叶,叶柄长5-10cm,有海绵质的气囊为长纺锤形或披针形;叶通常斜方形或三角状菱形,长、宽各约2-4cm,上部边缘有锐齿,基部边缘宽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无毛;沉水叶羽状细裂。花白色,腋生。
坚果三角形,很小,其四角或两角有尖锐的刺,绿色,上方两刺向上伸长,下方两刺朝下,果柄细而短。花期7-8月,果熟期10月。

一年生水生草本。漂浮叶聚生于茎顶,叶柄长3-10cm,中上部膨胀成为海绵质气囊,气囊狭纺锤形,有时不明显;叶片宽三角形或菱状三角形,长1.5-2.5cm,宽2-3cm,中上部边缘具粗齿,基部宽楔形,全缘,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通常被疏柔毛;
沉水叶羽状细裂,裂片丝状,灰绿色。花单生叶腋;萼4深裂,长约4mm,基部有毛;花瓣白色,4枚,长约7mm;雄蕊4;子房半下位,具花盘,花柱细,柱头近球形。果三角形,高10-12mm,具4角;
肩角向上,纤细,刺状,角间宽2-2.5cm,先端具倒刺;腰角刺状,较短,向下,平滑;果颈圆锥状,高约3mm,无果冠。花期4月,果期5-6月。

性味功效

《中药大辞典》
味甘,性平,无毒。
生食补脾健胃,止渴生津,平肝气,通肾水,益血消食。老者煮食,健脾,止泄痢。
《中华本草》
味甘;性平。
补脾健胃;生津止渴;解毒消肿。主脾胃虚弱;泄泻;痢疾;暑热烦渴;饮酒过度;疮肿

【归经】

归脾;胃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

【注意】

不宜过食,以免腹胀。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