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一棵防风,可用于瘟疫预防、痛风、中风等6种病症的治疗

一棵防风,可用于瘟疫预防、痛风、中风等6种病症的治疗

#野外寻找药材#简易良方#食疗#中医药治疗#痛风

一棵防风,可用于瘟疫预防、通风、中风等6种病症的治疗

防风是咱老百姓经常遇见的植物,但不一定认识,其实防风有很多药用价值,下面就介绍一下,特别适合咱离医院、药店远的、买药不方便的老百姓用,买药方便的还是去买药为好。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野生于丘陵地带山坡草丛中,或田边、路旁,高山中、下部。分布东北、内蒙古、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湖南等地。

中医认为,防风辛、甘,温。归膀胱、肝、脾经。能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现代研究表明,防风有解热作用、镇痛作用、抗菌作用。

防风具体治疗作用介绍如下:

1. 河间防风酒

[药物组成]防风、当归、赤茯苓、杏仁(去皮尖,炒)各一钱、甘草、桂枝各五分、黄芩、秦九、葛根各二分、麻黄(去节)五分

[功能主治]行痹走注不定,痛风。

[用法用量]适量温服。

[制备方法]水酒各二盏,枣三枚,姜五片,煎一盏,去药渣。
2. 薏苡防风酒——原名“薏苡仁酒”

[药物组成]薏苡仁牛膝(去芦)各三两防风(去芦)独活生干地黄各二两当归(微炒)酸枣仁(微炒)黄柏丹参(去芦)桂心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二两黑豆(炒令熟)五合

[功能主治]治肾脏风毒流注,腰膝拘急疼痛。

[用法用量]饭前温服一小盏。

[制备方法]用生绢袋盛,用酒二斗,浸五七宿。
3. 防风酒主治预防温疫。

【配方】防风二两克,白酒一斤。

【制法】将防风放入白酒内浸泡二十日,即可饮用。

【主治】预防温疫。

【用法】随量饮水。
4. 防风粥

【处方】防风10~15g,葱白2茎,粳米30~60g。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散寒止痛。主感冒风寒,发热畏冷,恶风自汗,头疼身痛,风寒湿痹,骨节酸楚,肠鸣泄泻。

【用法用量】取防风、葱白煎取药汁,去滓,先用粳米煮粥,待米将熟时加入药外,煮成稀粥服食。

【各家论述】防风祛风止痛,既能祛风寒而解表邪,又能祛风湿而止疼痛,性微温而不燥,力量缓和而弱;故又加葱白协助其祛风止痛功能;同米煮粥则疗效倍增。
5. 防风白芷茶

用料:防风、白芷各120克。效:祛风,燥湿,镇痛。

适应证:头痛起于感受风寒之后,其痛或连项背,或痛连眼眶、颊部,恶风寒,喜裹头戴帽,舌淡苔薄白,证属风寒头痛者。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混匀,每服用茶叶6克,加水300毫升煮沸,取汁置保温瓶中,对入药末12~18克,闷15分钟后摇匀,代茶分次服用,每日1剂。

注意事项:阴虚火热者忌服。
6.  深师防风酒

[药物组成]防风甘草(炙)黄芩茯苓当归各一两杏仁(去双仁、去皮)五十枚秦艽半两生姜五两干姜(碎)二两麻黄(去节)二两
[功能主治]中风,两目不开,不能言语,短气欲死。

[用法用量]分三次服。

[制备方法]上十味细切,以清酒水共四升,煮取三升,
[注意事项]忌海藻、菘菜、大酢。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