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名老中医用药经验集(108)】土茯苓治疗泌尿系疾病对药

【名老中医用药经验集(108)】土茯苓治疗泌尿系疾病对药

#中医经验

【土茯苓-败酱草】
泌尿系疾病常因外感湿热浊邪,流注下焦所致。土茯苓清热泻浊,《滇南本草》云其“能治五淋白浊”,泌尿系疾病可用之。

【例】巴元明治疗尿路感染。土茯苓和败酱草是巴元明教授治疗尿路感染常用的药对之一,土茯苓、败酱草常各用 10 g。{万君 , 巴元明 . 巴元明治疗尿路感染常用药对浅析 [J]. 辽宁中医杂志 , 2016, 43(6):1150-1152}。

【土茯苓-萆薢】
土茯苓能治淋,萆薢为泌尿系最为常用药之一,二者合用其功加。

【例】路志正治疗泌尿系感染,常以土茯苓配伍萆薢等清热渗湿药物,提高清热解毒利湿之效,治疗急性膀胱炎等属热淋证,均用 15 g 居多。{张凤云 , 张凤莲 , 马学英 . 路志正教授同病异治尿道感染验案 2 则 [J]. 光明中医 , 2010, 25(8):1342-1343.}

【土茯苓-六月雪】
肾脏疾病,尤其慢性肾病,多脾肾亏虚,湿热毒浊蕴结于体内,湿热毒浊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引起肾衰加重的病因,故治疗上除补益脾肾之外,还要清热利湿、解毒降浊。土茯苓,《本草正义》言“土茯苓,利湿去热,能人络,搜剔湿热之蕴毒”。其性平味甘淡,虽有解毒除湿之功,却无清热解毒药苦寒之性,善于祛湿浊却不伤正,对于本虚标实的肾脏疾病可以用之。

【例1】周仲瑛从湿热瘀毒论治慢性肾脏疾病,如以土茯苓配伍六月雪,清化湿热瘀毒,兼有通利血脉之长,治疗慢性肾炎、IgA 肾病、狼疮肾、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土茯苓常用剂量为 25 ~ 40 g,六月雪15 ~ 30 g。{陈玉洁 . 基于数据挖掘的周仲瑛教授从“瘀热”论治慢性肾脏病的病案研究 [D]. 南京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2015}。

【例2】周恩超教授从毒论治慢性肾衰竭常用药对。浊毒是CRF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治疗上多以土茯苓、六月雪相须合用,土茯苓为甘淡之品,淡渗利湿,且有解毒之功,有下降之势,使浊邪之毒下泄,配合六月雪更助浊毒外出。两者合用,能够分清泄浊,淡渗利湿,清热解毒,疏通经络。孟河名家费伯雄曰:“天下无神奇之法,只有平淡之法,平淡之极,乃为神奇。”两药甘淡和缓,颇合此意。临床上,凡尿素氮、血肌酐升高者,不管有无苔腻、尿浊、口中氨味,皆可作为浊毒论治,使用此药对。常用量土茯苓30g、六月雪20~30g。{ 尹浩,周恩超。周恩超教授从毒论治慢性肾衰竭常用药对介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40(12) :932-935}

【土茯苓-旱莲草】
慢性肾衰竭患者因其毒素潴留,多有恶心呕吐、纳差、腹胀、便秘或便溏等消化系统的表现,土茯苓,《本草纲目》言其能“健脾胃”。现代研究表明:土茯苓能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含量,这两种物质能清除人体内的氧自由基和有害物质,缓解血管内皮损伤,对保护肾脏,延缓肾脏病进展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王德军,张利棕,方明笋,等.土茯苓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调节作用和机制[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1,21(12):46—50}.肾脏之病,湿浊之毒为患,土茯苓主之。配旱莲草,补肾也。

【例】李济仁治疗肾病之要药,他认为“肌酐、尿素氮”等属于中医之毒邪,其不仅解毒排毒,且通络透络,是降肌酐、尿素氮之主药,自拟“蛋白转阴方”,以大剂量土茯苓合墨旱莲,专消大量蛋白尿,治慢性肾炎蛋白尿、慢性肾衰竭等,土茯苓常用量为 25 ~ 50 g,墨旱莲25 ~ 30 g{张宏 , 储成志 , 李艳 , 等 . 李济仁从脾肾论治慢性肾炎蛋白尿经验 [J].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8, 30(2):242-244}。

中医经验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