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转」王宁元博士:大塚敬节论腹诊

王宁元博士:大塚敬节论腹诊 |
转自公众号:王宁元汉方与腹诊译介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wMjc4NjA5NQ==&mid=2247484688&idx=1&sn=003a073f402aea3591773c6b33f67f7b

点击“蓝字”
▲大塚敬节像

大塚敬节,日本著名汉方医学家。1978年,授予大塚敬节“最高功勋奖”,这是日本医师会首次为汉方医家颁奖。他投身汉方医学事业五十几年,始终坚持在临床上从事诊疗和研究,尤其在张仲景学术的研究与运用方面具有相当的造诣。

古人曾云:“外感以脉为主,内伤以腹为主”。论述的是:在急性热病外感(外因),应以脉证为主,在表现为慢性过程的内伤(内因)诸病,应以腹证为主,以进行虚实的判断。

一、腹诊法

使患者仰卧,伸直两下肢,两手伸展置于身体两胁,或者轻松地交叉于胸前,注意不要使腹部用力,保持自然放松的心情和姿态。如果向腹部用力,不仅仅会误诊为胸胁苦满、腹直肌拘挛等,还有可能妨碍听取心下部振水音。

笔者一般先使患者伸展两腿进行腹诊,然后嘱其曲膝,使腹肌松弛,再进行一次腹诊。

一般医师位于患者的左侧,使用右手诊察,但在诊察小腹(下腹部)急结时,位于患者的右侧比较方便。

诊察时,首先用手掌轻柔地从胸至腹向下巡按,以诊察腹壁厚薄、悸动等,然后再逐个诊察诸腹征。
二、腹诊的目的

汉方医学腹诊之目的在于知虚实,但仅仅依据腹诊来判断虚实则有时会造成误诊,所以,一定要参照脉诊及其他症状进行综合观察。

古人曾云:“外感以脉为主,内伤以腹为主”,论述的是,在急性热病类外感(外因),应以脉证为主,在表现为慢性过程的内伤(内因)诸病,应以腹证为主,以进行虚实的判断。

其理由在于,在急性热病,病证的变化显著,其脉随之而发生敏感的反应而出现变化,但腹证却不能立即出现变化。反之,在内伤性疾病,其病状的变化缓慢,故可以腹证为主判断虚实。
三、重要腹证

1、腹部软弱无力

腹部总体上软弱无力,弹性差,脉亦沉弱,手足冷者,属里虚证,为真武汤、人参汤、四君子汤等方之证。在这个场合,如果发现还有振水音,亦属里虚证,为上述诸方之证。

腹部软弱无力,肠蠕动不安,透过腹壁可以看到肠的蠕动,亦属虚证,为大建中汤、小建中汤、真武汤、旋复花代赭石汤等诸方之证。

腹部虽软弱但有底力的情况,有属实证者。若便秘、脉沉而有力,即使腹部软弱,也是泻下剂的适应证,可用三黄泻心汤等。

2、腹满

腹部也有实证和虚证之别,腹满便秘者实证多见,但在腹膜炎、肠扭转等场合,即使便秘也多为虚证。下利反而腹胀者为虚证。因腹水而引起腹满的场合也多为虚证。

腹满,腹底扎实有力,便秘,若脉有力者,为实证。腹满,即使腹壁表面发硬,但若腹底无力、脉微弱者,为虚证。实证者,当以配伍有大黄的大柴胡汤、大承气汤、茵陈蒿汤等攻下之,虚证者,可用桂枝加芍药汤、小建中汤、四逆汤等温补之。

3、心下部位振水音

在胃下垂、胃弛缓症等疾病患者,经常可以发现心下振水音。笔者操作方法为,握拳,以拳的指关节背或第二指关节背轻轻叩击,或以中指、无名指的指端轻轻叩击。

有振水音的患者,多为虚证。使用配伍茯苓、术、泽泻、生姜、半夏等药物的方剂,如茯苓饮、人参汤、真武汤、茯苓泽泻汤、半夏厚朴汤等。

4、心下痞硬

指心下部位堵塞胀满且有抵抗感的情况。痞,即堵塞胀满之意。

在具有心下痞硬的场合,多使用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三黄泻心汤等方剂。

5、心下痞

指鸠尾处堵塞胀满的症状,未见他觉的抵抗、压痛。心下痞常伴随振水音。

心下痞多表现为虚证,多使用四君子汤、人参汤等。

6、胸胁苦满

指季肋部胀满感且苦楚不适,在该部位可触及他觉性抵抗、压痛。胸胁苦满可同时出现在左右两侧,但也可在或左或右的单侧出现。
胸胁苦满为大部分柴胡剂的适应证。肝脏、脾脏肿大可视为胸胁苦满,但柴胡剂对肝癌无效。

7、胁下痞硬

指季肋下痞硬。多与胸胁苦满同时存在,为柴胡剂适应症。

8、里急

里急,指腹皮内里,即腹部皮下的拘挛、绷张的感觉。腹直肌拘挛当包括在里急的范围之内。但即使没有腹直肌拘挛,腹膜炎等疾病时腹部胀满突出的感觉也属于里急。

里急是一种虚证患者所见的腹证,所以即使伴有便秘,也不可给予泻下剂。出现里急时常用方剂有小建中汤、大建中汤等。

9、小腹拘急

小腹,指下腹部。小腹拘急,指下腹部拘挛状态。在这个场合,可确认到腹直肌从脐下跨及耻骨周边部位处于拘挛状态。这种情况在下焦(三焦之一,指身体的脐以下部分)虚的场合经常见到,即所谓肾虚之腹证。这种腹证在八味肾气丸证经常见到。

10、小腹急结

小腹急结为桃核承气汤腹证,即瘀血腹证。该腹证基本上出现在左侧髂骨窝处,以按搓式加压手法,可触及呈现反应性急迫疼痛的条索状物。但该腹证几乎不会在右侧出现。此时,必须使患者伸直双腿进行诊察。

诊察小腹急结时,将指端轻轻触压皮肤,迅速从脐旁斜向左髂前上棘,进行按搓样移动。此时,如果存在小腹急结,患者会忽然蜷膝并诉疼痛。小腹急结,较之男性,女性更多见。

11、小腹满、小腹硬满

小腹满,指下腹部膨满,小腹硬满,指下腹部膨满而有抵抗。该腹证有时作为瘀血证出现,但有时却可能是一种痰饮证候。如,条文“小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缔也”,其中以小便自利与不利来区分血证还是痰饮。在瘀血证的场合,可使用桂枝茯苓丸、大黄牡丹皮汤、抵挡丸等,于痰饮的场合可使用猪苓汤。

12、心悸、心下悸、脐下悸

心悸实为心脏的搏动,虚里搏动亢进者乃心悸显著的状态。被称为心下悸、脐下悸、水分悸动、肾间悸动等等者,实乃腹主动脉搏动显著而波及的表现,指他觉的可以望见以及可以轻易以手触知的状态。

大体认为,上述这些悸动亢进状态,均考虑为虚证,故禁用发汗、泻下、催吐等治法。以悸动为指征,可选用配伍有地黄、茯苓、龙骨、牡蛎、甘草等药物的方剂,如炙甘草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苓桂术甘汤、苓桂甘枣汤、半夏厚朴汤、五苓散等。

——《汉方医学腹诊》(创元社)


王宁元 | 腹诊玄癖与岳美中老中医的延年半夏汤
王宁元 | 《汉方诊疗三十年》精读(十九)
伤寒腹诊医案:三月不愈的咳嗽
伤寒腹诊医案:鼻流清涕不止一个月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