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除湿季,应该这样做 |
3月是雨水相对比较多的一个月份,此时气候潮湿、阴冷、反复多变,空气湿气浓度大,故而身体也难逃湿气的侵害,像昏昏欲睡,身体沉重,肠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肤起疹子、雀斑加重等等这些都是湿气重的表现。
气常被称为“万病之源”,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
据现代医学统计,有超过60多种疾病与湿气有关。如肥胖、水肿、腹胀、湿疹、皮炎、痤疮、泌尿系统感染、女性白带增多瘙痒等。
最严重的是:湿气可能引起顽固性肥胖,甚至会引发恶性肿瘤,身上(肿瘤)切了又长,长了又切。很多人都认为“湿”是南方的专利,其实不然,著名老中医就曾鲜明指出:北方亦多湿。
人体湿气分内湿和外湿,南方多以外湿为主,北方以内湿为主。
湿气偷偷来
湿气就像贼,总是在人不经意间,偷偷地钻入体内。
由于生活饮食习惯的调整,人们喜食膏粱厚味,吃烧烤喝冰镇啤酒,四季吃冰激凌,夏季吹空调,口味重而多咸,外又常为寒气怫郁,湿不能越,导致现代白领丽人及城市汉子们容易出现体内湿重。
湿气离你这么近,不生病才怪!
那么,湿气到底是什么?
湿气其实非常好理解,跟它的字面意思一样,“湿气”就是身体里水液、营养,因过剩或运行失常所产生的一种物质。
六邪中医学上最怕湿,湿气遇寒则成为湿寒,遇热则成为湿热,遇风则成为风湿,湿入皮下则形成肥胖,这就是为什么你吃那么少还是很胖的缘故。
中医古籍《湿气论》一书中说:“人知避风寒,而不知避湿,盖湿伤人隐而缓,隐则莫见,而受之也深,缓则不觉,而发之也迟”。
生活中湿气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危害这个就不用我多说了吧,请对比上文中的症状表现。
那怎么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气?
● 困乏无力,早上不想起床,怎么睡都不够
● 头发油腻,需要一天一洗,脱发越来越严重
● 皮肤油光,面部起痘
● 体重逐年增加,虚胖水肿
● 偏瘦的人也会有小肚腩,小便涩黄
● 消化不畅,食欲不振,经常便溏、便秘,大便不成形
仔细对照以上情况,如果你有1-2条以上相符,就说明已经中度湿气了。
中医古谚:千寒易除,一湿难祛。中医视湿气为大敌,称为“万恶之邪”。之所以被称为“万恶之邪”就是因为湿气不分季节,不分体质,不分男女随时趁虚而入,十人九湿,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一定要祛湿!中国医药界流传着很多祛湿方法比如拔火罐,艾灸,食疗,当然还有适量的运动。
健脾祛湿名方:四神汤
春季祛湿是调理慢性病、拥有健康身体的关键时期,如何有效祛湿呢?现在分享一种在中医圈内很著名的一个健脾祛湿名方——“四神汤”。
中医认为,除了自身所在的生活环境之外,身体脾胃的运化功能才是我们祛湿的根本利器。因为脾胃虚,湿气才能产生,所以杜绝湿气生成之源才是关键!而“四神汤”就是健脾祛湿名方,故而特向大家推荐这个健脾祛湿名方。
四神汤是中医著名的健脾祛湿食方,其中“四神”是指:薏仁、莲子、山药、茯苓(注意:四种食材的比例是1:1:1:1)
功效:祛湿清热,健脾养胃,美白皮肤,补益心肺,调肝固肾。
这四位“神仙”,汇集在一起后互相补遗,制成的汤水对人体具有健脾、养颜、祛湿、降燥等诸多益处,几乎发挥出了“无敌”的功效,四神之名当之无愧。
四神汤,以甘平为主,甘能治水,故能健脾和胃。山药以补虚为长;茯苓以祛湿为长;薏仁有化湿之功,又能清热,因为湿久会化热,变成湿热,薏仁最擅长清湿热;莲子养心安神为首功。
四神汤里不但有茯苓化湿,还有薏苡仁来清热,薏仁还能把湿气转化成津液,又有山药莲子补虚,且能镇水,达到安神之功,使湿气不再为害,从而整体调理身体,达到健康。
四神汤可煲汤,可煮粥,可制作成糕点。
祛湿:按摩五大穴位
通过穴位按摩来排湿既是中医祛湿的有效方法,也十分简单易学,在家就能自己动手祛湿。身体五大祛湿穴位从头到脚依次为:百会穴、大椎穴、神阙穴、阴陵泉穴、涌泉穴。
1 百会穴:该穴若受湿气入侵,则容易导致头痛头胀,出现头晕,脑袋也有如戴帽一般的沉重感。刺激该穴位能帮助理顺行气,消除积滞,还可健脑宁神。
按摩方法:手握成拳状敲打或来回揉搓百会穴3-5分钟,最好有发热之感。此外还可以点燃艾柱,灸熏此穴位。
2 大椎穴:大椎穴受湿气入侵,易造成肩颈病症如肩膀颈椎酸痛不适等。刺激该穴位可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提高免疫力。
按摩方法:低头,双手十指交叉放到大椎穴的部位,用双手大拇指同时用力来回揉擦大椎穴,直至大椎穴发热。也可点燃艾柱,灸熏此穴位。
3 神阙穴:该穴位受湿气入侵,则脾胃不适、腹胀、大便粘腻,女性还容易引发妇科炎症如白带增多、经血不畅等。腹部本身就要以保暖为主,刺激神阙穴有助于健脾祛湿、强健身体。
按摩方法:顺时针揉动腹部,也可点燃艾炷来灸熏穴位;或腹部后用热水袋温敷;或使用艾盒,将其点燃后固定在腹部20分钟,注意温度不要太烫。
4 阴陵泉穴:若该穴位受湿气入侵,则会出现膝盖疼痛、两脚笨重、行走不畅之感。刺激该穴位可达到清利湿热,通经活络的效果,帮助缓解腹胀、膝痛等不适之感~
按摩方法:点按为主,每次按摩100~160下,每日早晚各1次,也可用艾柱熏灸此处3-5分钟。
5 涌泉穴:涌泉穴受湿气入侵,会导致膝关节痛、风湿及全身疲劳、浮肿。常按此穴有助促进睡眠,对肾亏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头痛、腰痛等有一定的疗效。
按摩方法:点按早晚各一次,每次点揉3-5分钟,以有酸痛感为佳,两侧交替进行。也可用温热水泡脚后艾灸,双足穴位各灸15-20分钟。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