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抗疫宣传如何才能真正让“石碾流泪,林风儿销魂”

抗疫宣传如何才能真正让“石碾流泪,林风儿销魂”就在这两天,甘肃省援助湖北医疗队的15名医护人员,在出征前集体剃发,美丽的姑娘一下子变成了《熊出没》里的光头强。不知道各位读者看了之后,有没有感动得稀里哗啦?
我不知道这家媒体想宣扬什么?难不成上前线不剃头就是精神不崇高?
还有下面的这个报道。
河北石家庄妇幼保健的5名护士奔赴一线,为避免交叉感染剪掉头发。

如果为了方便打理,只是剪掉长发还能让人接受,可是剃成光头是为哪般?美感没有了,方便也不一定就真得方便,据说这样很容易过敏,光头容易长出毛刺,会挂住衣服和防护服,除非天天用剃刀刮,但那样又容易伤皮肤。

为了各种原因剃发的情况也见过不少,《少年的你》在拍摄准备期,导演监制轮番做工作,让周冬雨剃掉了头发,周同学考虑再三,为了艺术而剃了板寸(注意:只是板寸,不是光头)。
同样是剃发的合影,咋怎么感觉大不相同呢?
一个女性剃光头发得需要多大的决心?见过大场面的周同学尚且需要很多心理建设才能对秀发下得了手。有网友直白地说,女性为了追求美丽需要多少努力?明明剪一个利索的短发就可以,却偏偏剃成这样。她们看到自己这个样子,真得会开心吗?
如果说剃发是避免交叉感染的必要手段,那深入疫区的钟南山和李兰娟两位院士也得先去改个发型?
也有媒体大v发出了质疑:明明不由衷,为什么必须接受?
刚流产十天的女护士上前线,是不是违背医学保健常识?

怀孕九个月的临产女护士上前线是不是太惊心动魄?

刚刚生下一双稚子的哺乳期妈妈丢下孩子上一线,20天的孩子会叫妈也算开眼。

哺乳期妈妈集体断奶上前线,他们的婴儿最大的10个月,最小仅4个月。媒体说她们是患者心中最美的妈妈,但是对于她们自己嗷嗷待哺的孩子来说,妈妈去哪了?
对于上前线的医护人员来说,保护好自己平安归来是第一要务,其他的都不重要,尤其是不要受道德绑架,遵从自己的内心就好。因为,不服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美德。(王尔德)
更希望这种宣传能适可而止。因为媒体所谓的树典型式的宣传一日不停歇,就始终有一种声音在提倡这种违背人伦的行为,仅靠个体去对抗这种声音,太过于艰难。
媒体舆论方向很重要,官方的表态很重要,希望在报道一线人员的时候,不要悲事乐报,丧事喜报,名为表扬,实则压榨,对她们自身毫无益处。希望媒体要想着怎么给予他们关怀、如何做出相应的补偿的后续报道。

如果媒体一定要报道一线基层的先进典型,希望能从以下三观入手,这也许才是老百姓想看到的新闻:
某一线人员的亲人重病,领导视情况特批让他回去探亲。
某一线人员加班过程中得知妻子生产,领导同事视情况紧急调班,让他赶往医院,陪伴妻子,见证了孩子的诞生。
医护人员刚刚产子,欲上前线,领导十分感动,然后拒绝。
医护人员刚刚流产,欲上前线,领导十分感动,然后拒绝。
医护人员怀胎九月,欲上前线,领导十分感动,然后拒绝。
医护人员打算剃光头支援前线,领导十分感动,然后拒绝。
八旬老人欲捐出退休金,工作人员十分感动,然后拒绝。
拾荒老人捐献几十万元,工作人员十分感动,然后拒绝。
用普通人的牺牲、苦情来描写灾难事件,老百姓看的毛骨悚然,恶心呕吐。把医务人员当正常人对待就是最大的善意了,就怕捧得有过高,摔的有多惨。

本期编辑:常春藤医生有两样东西可以治病,一是药物,二是语言。我愿用我的医术和爱心去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患儿。欢迎扫码关注黄哥!每天从一篇有温度的科普文章开始!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