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服+外用,让爱美的你美的白里透红,美的如玉一般毫无瑕疵
#桃红四物汤#七子白
点击下方关注公众号
请您阅读完文章后在最下端点击“点赞”、“在看”,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记得分享给您的好朋友,一起传播中医药文化,共同享受健康生活!我们期待着您的积极参与,谢谢!
别忘了哦~冰心曾经说过: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女人,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也是自己,但不论何种身份,她们都在时刻诠释着女性之美。
女为悦己者容,女人最在意的是自己的容貌,谁不想自己能够漂漂亮亮。走到哪都被人称赞,但事实上是,女人要比男人提前衰老很多。个中原因前面的文章我们有详细提到过。
一个女性要想保持年轻就要补足气血,只有气血充足才能脸色红润、身体强壮,才能更好的滋养卵巢,使气血足皮肤嫩显年轻。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两个女人们都喜欢的养颜名方,内调+外养让您由内而外白里透红,美丽健康!
内服补气养血——桃红四物汤
想要变美,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内调,说到内调养颜,那就不得不说说集补血活血于一身的:桃红四物汤。
组成:白芍9克、当归9克、熟地黄12克、川芎6克、桃仁9克、红花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饭前空腹饮用。
桃红四物汤到底神奇在哪儿呢?下面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相信不少小伙伴都发现了,桃红四物汤里有我们都很熟悉的补血第一方四物汤,它其实就是在四物汤的组成上加了两味药材。
▲当归
首先来聊聊四物汤的配伍,白芍、当归、熟地黄和川芎四者搭配,能很好的补血调血。方中熟地黄甘温味厚入肝肾,是滋阴补血不可缺少的一味药材;当归则被称为“妇科圣药”,不仅能够补血活血,和熟地黄配伍在一起,还能打通气血运输的道路,避免气血“堵车”,也就是中医里所说的“行营血之滞”。 白芍主要是用来养血敛阴、柔肝缓急,和熟地黄、当归协作让滋阴补血的效果更上一层楼,还能缓和疼痛,比如痛经之类的;川芎则像个交通指挥员,可以活血行气,让气血更畅通无阻的去到该去的地方。 这四味药材,补血、调血一步到位,有补有行,气血补得又快又好。气血足人健康,肌肤也会看起来更有光泽,由内红润到外,这就是好气色的根本所在。 接着我们再来聊聊方中另外两个药材:桃仁和红花。
▲红花
桃仁就是桃子的果仁,它可以用来活血祛瘀;红花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它们俩的主要作用是祛除体内的瘀血,从而解决脸上的斑斑点点,什么老年斑、黄褐斑......统统都能搞定! 用桃红四物汤来内调养颜,是从根本上解决了血虚血瘀的问题,让您的肌肤真正红润有光泽,还能远离因为血瘀产生的各种斑点~不仅如此,桃红四物汤还可以调理心慌失眠、月经不调、经期提前有血块等问题哦~
外用美白祛斑——七子白
说完了内调补血养颜,我们再来分享一个外用的宫廷美白祛斑名方:七子白。
组成:白术、白茯苓、白芍、白芷、白芨、白蔹、白珍珠。
用法:七种药材用量相同,混合打成超细粉,每次取10克,用蛋清、蜂蜜或者牛奶调成面膜糊,敷15-30分钟,清洗干净即可。
那么七子白里的七种药材又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好好分析分析。 白术,咱们都知道它有健脾祛湿的作用,但其实它还可以祛除黑斑和雀斑,连李时珍都说它能“主面光悦,驻颜祛斑”。
▲白茯苓
白术的“好姐妹”白茯苓,小伙伴们应该也不陌生,内服能够利水渗湿、健脾祛湿,外用不仅能美白,还能去除脸上多余的油脂哦~ 白芍对脸上长痤疮等问题有很不错的调理效果。白芷则是很多美容名方中的常客,生肌润肤、美白祛斑都可以用它。另外白芷还有个“好搭档”白芨,它不仅能辅助白芷美白容颜,还可以帮您祛斑,尤其擅长祛黑斑。 白蔹可能小伙伴们不是很熟悉,但如果您不想长痘,或者是想摆脱痘痘烦恼,就千万不能忽略它!据记载,白蔹“可治面上疮疱”,也就是说痘痘啊、痤疮啊、疔疮它都能治!
▲白珍珠
七子白里的最后一位白珍珠,爱美的女士们一定都很熟悉,毕竟很多美白护肤品中都有它的身影,《本草纲目》有言:“珍珠涂面,令人润泽好颜色;涂手足,去皮肤逆胪;除面斑”,可见白珍珠自古以来就是美白养颜的佳品! 七子白中的七种带“白”字的药材,就像是七个美丽的仙子,不管您是皮肤暗黄无光泽,还是长黄褐斑、黑斑、痘痘,亦或者是脸上有色素沉着、痘印,它都可以帮您调理,让您拥有如花似玉好容颜。 小伙伴们在用七子白时可以先补水再敷,效果会更好。敷的时间不宜太长,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敷完脸之后,可以再按摩一下脸部,促进吸收,还要记得做好后续的护肤哦~
桃红四物汤,使瘀血祛、新血生、气机畅,化瘀生新是该方的显著特点。通过內调,补足气血,同时去瘀。配合七子白外用。让爱美的亲们美的白里透红,美的如玉一样没有瑕疵。
今天的第二篇内容由葫芦哥给您分享小孩儿健脾养胃该吃什么药,朋友们记得一定要去看哦!
祝您健康
◎文中图片,未经许可请勿擅自使用。
◎郑重提醒:本号提到的方子,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切勿盲目试用,由于每个人身体有差异,是否适合请找医生诊治开方,擅自使用者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