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痛非小事,千万不能一忍了之!关于胃痛的中医辨证施治,都在这里啦!(上)
#胃痛
,
了解更多中医药文化
胃痛,对于很多小伙伴来说都不陌生,我自己和身边不少朋友也被胃痛困扰过。 前两天和朋友出去吃饭,走到半路朋友突然感觉不舒服,捂着胃跟我说:“这饭我恐怕吃不了,胃痛的老毛病又犯了。” 再往前数的一阵子,我工作比较忙,手上事情多起来,饭都顾不上吃,饥一顿饱一顿,没两天胃痛就找上门来,还好不算痛的特别剧烈,吃了点应急的胃药缓了过来,从那之后三餐我再也不敢不按时吃。
胃痛这个毛病呀,离我们实在是太近了而且又太折磨人了。有的小伙伴可能痛的不算很严重,忍忍就过去了,有的小伙伴胃痛发作的时候,连腰都直不起来,胃药止痛药可以说是家中常备。 今天我们就打算从中医的角度来聊聊胃痛以及胃痛的辨证施治,帮您从根源上搞定胃痛这个毛病。
胃痛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胃痛,又叫做胃脘痛,顾名思义就是胃部疼痛,这个胃痛具体的位置上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在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也就是肚子上面,心口下面一点。
有的小伙伴可能想到胃痛,第一反应就是吃出来的问题,这到也没错,毕竟胃是消化器官,但是引起胃痛的原因其实不止吃这一个方面。
中医认为,胃是五脏六腑之大源,主受纳腐熟水谷,如果胃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失常,胃失和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肠胃功能紊乱,就会引发疼痛。
那为啥胃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会失常呢?原因就有很多啦,比较常见的有四种。 第一种是我们很常见的饮食伤胃。饮食不节、吃得太多或者饿过头都会导致胃失和降引发胃痛。还有的小伙伴,喜欢吃辛辣油腻寒凉的东西,或者经常喝酒,这些不好的饮食习惯日积月累下来,也很伤胃,会诱发胃痛。
第二种是寒邪犯胃,因为外界原因受到寒邪侵扰而胃痛。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朋友,看着很健壮的一个小伙子,但只要胃部一吹风受凉就会胃疼,这其实就是寒邪犯胃。 第三种是肝气犯胃,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见到这种情况,很多小伙伴一生气就会胃痛,这一方面是情志失调,另一方面生气伤肝,肝属木胃属土,肝受伤了失于疏泻,肝气犯胃,就会影响到胃。打个比方,明明胃这个“土”在源源不断的给肝这个“木”供养,但我们生气的时候肝就没办法很好的吸收养分,反倒会堵住胃的去路甚至给胃一记重拳,胃可不就得痛了吗。 第四种情况是脾胃虚弱,中医理论里脾胃是后天之本,是仓廪之官,主受纳和运化水谷,如果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或者是压力太大劳累过度、久病、长期服用寒凉的药物,就很容易伤到脾胃引起脾阳不足胃阴受损,脾胃得不到濡养越来越虚弱,自然会疼痛。
虽然说引起胃痛的原因有种种不同,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通之处,那就是“不通则痛”,总而言之,胃痛的这个问题,小伙伴们不能一忍了之或者只靠吃止痛药,辨证施治对症下药才是关键!
胃痛的辨证施治
下面我们就来从中医的角度来聊聊比较常见的几种胃痛的辨证施治。
1、饮食停滞
引起胃痛最常见的原因,无外乎就是饮食。暴饮暴食吃的东西太多,或者是吃的东西不消化停滞在胃里,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就会导致我们的胃里面气机阻塞,因此出现胃胀胃痛的感觉。 主要症状:胃痛、胃胀、打嗝、呕吐出不消化的食物,呕吐完痛感会减轻,并伴有大便不顺畅等症状。
中成药:保和丸、香果健消片
2、寒邪犯胃
前面我们也说到了,寒邪也会导致胃痛。这里的寒邪,主要是外界因素,比如说穿少了胃部着凉或者吃了生冷寒凉的食物。中医认为,胃为明阳燥土,属阳,如果胃被寒邪侵扰,胃的阳气就无法舒展,出现气机郁滞的问题,从而导致胃痛。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寒邪客胃型的胃痛,一般都来的特别急。 主要症状:突然胃痛、恶寒喜暖、胃部得到温暖之后痛感会减轻、遇寒则痛感加重、喜欢喝热饮、舌苔发白等。
中成药:附子理中丸、温胃舒胶囊
3、肝气犯胃
肝气犯胃说的是生气伤肝再而伤胃。中医认为情志失调也是会致病的,生气发怒就是情志失调的一种。生气的时候,肝气郁结得不到疏泻,因此会横逆犯胃导致胃部气机不畅,从而出现胃痛。一般情况下,一生气着急就胃痛的小伙伴大多属于肝气犯胃。 主要症状:胃胀胃痛、两边肋骨隐隐作痛、打嗝频繁、大便不畅、舌苔薄白等。
中成药:逍遥丸、气滞胃痛颗粒、舒肝理气丸 今天我们先聊这三个胃痛的话题,明天我们会继续讲胃痛的剩下四个症型以及缓解胃痛的小妙招,小伙伴们可千万不要错过了哦! 祝愿大家都能远离胃痛,身体健康,生活顺心!
◎文中图片来源于摄图网并已授权,未经许可请勿擅自使用。
◎郑重提醒:本号提到的方子,仅供学习交流使用,是否适合使用请找大夫诊治开方。
既然在看了,就点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