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来来,看看为什么香港人总是要喝“糖水”
以前看香港TVB连续剧,里面的男女猪脚回家,老人总是会喊着“快去喝点儿糖水”。。。。每次看到这里我都很感叹,香港人生活好困难呐,家里的就只有点糖水可以喝。哪儿像咱们大陆普通人民家庭。。。。
但是现在学了中医我才知道,人家香港人好聪明的好吧,中医食疗学的好好的,好吧?糖水可是一个老少咸宜的好东西,只有不懂中医的人才会像我之前想象的那样,糖水是个很便宜又没有营养的东西。
那糖水究竟有什么作用呢?先来看看白糖,彭子益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里讲到乌梅白糖汤时:"白糖能补中而不横滞,与乌梅酸甘生阴,最宜温病虚证。"
这个乌梅白糖汤就是我之前讲的酸梅汤。它可以快速有效地治疗虚火上炎引起的发烧咳嗽和咽痛等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公众号里回复“酸梅汤”,查看相关文章)。其实彭先生在这本书里还专门写了一章关于乌梅白糖汤的治疗医案篇,里面不但记载了此汤在治疗温病方面的奇效,另外还摘录了很多在外感风寒发烧时,乌梅白糖汤退烧的神效。
而在这个方子里,和乌梅平分秋色的就是白糖。白糖性平,味甘,润肺生津、补中益气、清热燥湿、化痰止咳、解毒醒酒、降浊怡神。可用于治疗中虚脘痛、脾虚泄泻、肺燥咳嗽、口干燥渴等病症。此外,白糖有抑菌防腐的作用。
彭先生在小儿泄泻篇专门讲到,当小儿停食不泻,腹胀发烧时,可以用神曲、麦芽来消食,当归、芍药来润血,但是必须还要加白糖来养脾胃。另外对于小儿积食,彭先生认为象焦三仙这类炒焦的药物可能会伤到孩子虚弱的脾胃,此时只要用白糖加红糖熬水“建中气”,脾胃的小轮子就能转起来了,积食自消。
而我们常常遇到的食后反酸问题,其实就是因为”食停不化,胃逆生热”,这时候只需要用白糖10克,加一小撮普通茶叶,“泡服即愈”。茶叶清热,却不败火,茶与白糖同用,可以有效地推动胃气运转,帮助消化停食。
我有个阿姨,没事儿就喜欢跑到厨房去挖一勺白糖放在嘴里嚼,现在想来,就是因为她脾胃虚弱,身体的本能需求而已。
另外,马上就要到夏天了。夏天中暑,其实也是身体虚火上浮的表现,究其根本原因还是脾胃虚弱。所以彭先生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里的“暑厥”篇里专门记载了一个救治中暑的方子:白糖方。“暑厥之死,死于中气之脱,非死于气机之闭。白糖立可补中气,药则多侯时间,关系亦大矣。”意思就是中暑后赶紧用重量白糖汤救急,再用药不迟,否则很容易发生生命危险。
“白糖补中,不横不滞,有功无过之方也”。可见白糖对于补中的重要作用。
而对于中暑后汗出如雨,头昏不能站立——重量白糖水或冰糖水,频服。就是多喝多喝!大补中气后,胆火下降,人就没事啦!!!
除了白糖以外,其他糖也都是好东西——冰糖养阴生津,润肺止咳,对肺燥咳嗽、干咳无痰、咯痰带血都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红糖虽杂质较多,但营养成分保留较好。它具有益气、缓中、助脾化食、补血破淤等功效,还兼具散寒止痛作用。所以,妇女因受寒体虚所致的痛经等症或是产后喝些红糖水往往效果显著。
饴糖是以高粱、米、大麦、粟、玉米等淀粉质的粮食为原料,经发酵糖化制成的食品,又称饧、胶饴。味甘,性温。能补中缓急,润肺止咳,解毒。溶化饮,入汤药,噙咽,或入糖果等。脾胃湿热、中满呕哕者不宜。
所以香港人一点儿都不傻,傻的是我们这些不懂食疗的人。
冬天用红糖煮水驱寒暖中;夏天用白糖煮水,补中防暑;咳嗽的时候含服冰糖养阴生津,润肺止咳;饴糖最适合入药,治疗虚证的小建中汤里,非饴糖不可。
“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很多时候我们笑话别人,不过都是因为自己无知罢了。
糖尿病患者慎用!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可以直接购买漫话中医书哦。或者在当当、京东、天猫(主要为博库网,新华文轩,当当旗舰店)、亚马逊等网站查询下单购买。感谢大家支持。
亲,请把你们自己治疗的医案发给我吧,让更多的人分享你们的感受。合作及投稿,
请发至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