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入秋后温度比较高时,用这个小方子搞定燥咳

入秋后温度比较高时,用这个小方子搞定燥咳上周入秋了,然,很多地方还是一片炎热,没有一点儿秋天的样子。可是,温度不代表节气,就算还是30多度,但是大气已经从湿变为燥了。

燥的感觉是啥,就是干。嗓子眼儿干、鼻子干、嘴干、眼睛干、大便干、肉干。

这时候如果咳嗽,多见干咳,无痰或者少痰、痰粘。舌质红,苔薄。

我知道大家最怕咳嗽了,很多人一咳嗽就是个把月,从秋咳到冬也是常有的事儿。所以今天给大家一个小方子,是我自己治疗燥咳的常用方,为桑杏汤加味。

桑叶6克,杏仁4.5克,沙参6克,象贝3克,香豉3克,栀子皮3克,梨皮6克,紫苏子3克,前胡6克。水煎服(剂量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这里的梨皮,就可以用自己买来生的梨子,削皮入药。

功效为清宣温燥,润肺止咳。

主治外感温燥证。症见头痛、身热不甚、微恶风寒、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舌红,苔薄白而干。

桑叶轻清宣散,可以疏散风热,宣肺清热;杏仁润降,可以肃降肺气,止咳平喘;淡豆豉辛凉透散,象贝清热化痰,沙参养阴生津,梨皮生津润肺,栀子皮清泻肺热。苏子、前胡降气化痰,止咳平喘。

每味药都用量轻盈,是因为“治上焦如羽”,所以此方煎煮时间也不宜过长,大火煮开后,小火煮15分钟即可。

用这个方子治疗刚入秋时的感冒也好,咳嗽也好,很少有不好的。如果用了不好,那就换个药店重新抓点儿药试试。
抓药去大药房抓,千万别去什么小药房或者社区卫生所。那里的中药基本都是药渣,而且刚过夏天,好多药都长霉了,有时候药效不好,就是和药材不好有很大的关系。

前两天有个咳嗽案子波折了一下,但不是没治好,只是没有那么快的治好而已。
是一个朋友的孩子,十多岁,青春期。咳嗽,干咳无痰,晚上尤甚。我辨证了一下,是燥咳,就推荐了上面的桑杏汤加味。
结果吃了3副,好了一大半,但依然有入睡前咳嗽的症状。
按道理不可能啊,这个方子我用的很灵的,少见不好的。我又仔细地询问了一下孩子的情况,原来是放暑假在家,孩子整天都不想写作业,只想打游戏。后来家长就把手机、电脑啥的都没收了,孩子一下郁闷了。
出现了心情烦躁、食欲不振、不想理人、赖床装死等暑期综合症。
懂了,咳嗽和康复之间,还差一副小柴胡。
我让朋友依然用上面的方子,然后同时给孩子服用一包小柴胡颗粒。当天咳嗽就又好了多半,连喝两天,这个咳嗽就全好了。

为什么要加小柴胡呢?因为心情不好,肝木反侮肺金,咳嗽的原因不但有燥,还有肝火。再加上孩子心烦气燥,不欲饮食,也都属于小柴胡汤的适用范围,所以加上小柴胡,当然药到病除了。
一般来说,晚上11点-夜里3点肝胆经运行时,咳嗽比较严重的,不管是什么咳,在用药的同时都可以加上小柴胡,效果会更好。
咳嗽不难治疗,难在辨证。所以我推荐的这个小方子也仅适用于治疗燥咳,如果痰多,就可以配合用温胆汤泡脚,除湿祛痰的效果很好。或者直接用9克陈皮加少量冰糖煮水当茶饮,理气化痰。但最好是3年以上的陈皮,否则效果不会太好。

更多关于治疗咳嗽的内容
可以查阅我的新书《医目了然》各大网站均有销售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