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医案:川芎茶调丸,居家旅行之必备

医案:川芎茶调丸,居家旅行之必备
兔子,你好!

见字如面。分享一个自我感觉还不错的用药经验,希望能对其他人有所帮助。

那是一个夏天的傍晚, 9岁的女儿突然说她头疼,两侧太阳穴附近疼。我这才意识到,她下午在客厅看电视时距离风扇太近,估计是吹到风,感冒了。感觉问题不大,就让她躺下休息一会儿。

后来,我外出散步时,突然想起一个中医朋友推荐过的川芎茶调丸,擅治风邪外袭所致的头疼。便随径直走到附近的一家药房,买了一盒川芎茶调丸,才8.4元。

回家后才知道,前后不到半个小时,女儿的症状就严重起来了,胸闷,难受,想吐,正趴在床边呕呢。幸好还没吐出来。

俺赶紧泡了一杯铁观音,因为这个药的特色就是要用清茶送服,而一般的药物是忌茶的。按成人用量的一半,给她吃了4粒。

女儿说,药物下肚,就感觉气往下行,不再难受,也不想呕吐了。躺下一会儿就睡着了,一夜无事,次日早上起来,又是一个活活泼泼的小姑娘了。

这一次,俺不得不对这个川芎茶调丸刮目相看了,何方神圣,竟有如此速效之功,谁说中药见效慢呢?自此以后,川芎茶调丸就成了俺居家旅行之必备药物了,多次将女儿的感冒症状扼杀于萌芽状态。

其中最惊险的是有年夏天在莫干山旅游。当时住在山顶,由于贪恋景色,傍晚太阳落山之后,还在山谷里游玩,虽然天色还没黑,但凉风已生。女儿突然说有点头疼,便觉“不好”,赶紧带她回宾馆,但为时已晚。

不一会功夫,头疼加重,而且开始发烧。事情虽然有点严重,但我和孩子妈妈倒也不急,淡定地掏出行囊中的法宝——川芎茶调丸,还是4粒,泡茶送服。躺下休息,很快便平安无事了。我和孩子妈妈相视一笑,心想:“小样,还怕你不成?”简直是套路,又一次化险为夷。

没想到的是这次我们高兴得太早了,毕竟是山野之风,过于刚硬,杀伤力也更强。半夜又被孩子闹醒,她说头疼,难受。明显能感到她还在发烧,而且温度还不低。

这个时候,我们两人开始有点不知所措了,茶调丸还能不能再吃?毕竟刚刚吃过没多久。而且吃过又病,再吃是否还能有效?

思来想去,实在没其他办法了,只好又吃4粒。竟然一觉睡到天亮,诸症若失,啥事没有了。

呵呵,谢天谢地,谢中医,更要谢谢川芎茶调丸。若是没有它坐镇,这深更半夜,荒郊野外的,遇到孩子头疼发热,那可如何是好。

顺便分享一下,我家出门旅游时必带的几样药物,仅供参考:
1、附子理中丸
2、川芎茶调丸
3、小柴胡颗粒冲剂
4、双黄连口服液
5、艾条两根(这个可万用,以备不时之需)

遗憾的是不会用针啊,若会的话,啥都不用,带一套针足以应付一切情况。

铛铛铛。。。。新的网红家居必备老少皆宜谁用谁知道的好药——川芎茶调丸闪亮登场了。

这个药是什么?为啥能治感冒?怎么听着比小柴胡还好?小柴胡不服啊。

我们先来看看它的出生。这个川芎茶调丸是川芎茶调散的中成药,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方:川芎、白芷、羌活、 细辛、 防风、荆芥、 薄荷、甘草

用法与用量:饭后清茶送服,一次3~6克,一日2次。

功用是疏风止痛。主治外感风邪头痛。症见偏正头痛或巅顶头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

风邪是六淫邪之首,风邪外袭,循经上犯头目,阻遏清阳之气上升,就会出现头痛目眩。

而风邪一般也不会仅仅只是自己来,通常都会带着自己的好朋友寒邪来。因此受邪之后,还会出现恶寒发热、鼻塞、苔薄白、脉浮等症状,也就是我们通常认为的感冒。

川芎茶调丸中川芎性味辛温,为“诸经头痛之要药”,善于祛风活血而止头痛。薄荷、荆芥、羌活、白芷、防风有疏风止痛、清利头目的功效。细辛散寒止痛。

之所以一定要用清茶送服,是取茶叶苦凉之性,既可上清头目,又能制约风药的温燥和升散,使降中有升,升中有降。

在使用中,以头痛、鼻塞、脉浮为辨证要点。也不一定非要感冒才用,只要是受了风寒而引起的头痛,都可以用。

再次感谢作者的分享,希望收到你们更多的医案。也希望越来越多的爸爸可以学习中医,照顾好自己,也照顾好家人。

投稿请至,一经刊用即赠送独家出品的古吃限量款帆布包哦,市场无售,只赠作者。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