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禤国维:“大医精诚”就是永远把病人放在第一位
▲ 禤国维(1937年--)第二届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学术带头人。图为禤老在“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视频拍摄现场接受采访。
禤老在接受采访时说,什么是大医精诚,对于医生来说,就是以病人为中心,无论他是什么人,我们必须爱护他。孙思邈认识到这个问题,我们作为后辈,应该学习他这种精神。
不能用名利去衡量这个东西,必须以救死扶伤的精神去面对我们所有的病人,必须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个找你看的病人,想办法把他治好,这是我们医务人员应该尽的责任,要不就不要从事这个职业,从事这个职业就要这样的品格,才能做好一个医生。
“经常有学生跟我说,请老师给一句话勉励我,我往往就写这句话给他:立志高远,脚踏实地、领悟感恩、学会珍惜,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经得起波折的考验,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我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希望他们这样,这句话其实已经包括了我对‘大医精诚’感悟。”禤老说。
在广东省中医院,通常每天都能看到禤国维的身影。他个子不高,背微驼,走路很快,习惯性向前倾。他每天5:30起床,在家吃完早餐后7:30前赶到医院,从不空着手,总是提着一个环保袋,里面放着各种医学资料与笔记本。他说:“如果到医院吃早餐,8点钟上班,打饭与上电梯时大家都让着我,不好意思。”
已经年过八旬的禤老依旧每周出诊6天,奔波于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大学城分院和二沙岛分院。每次出诊,他都会早早地来到诊室,换好工作服,等待病人。他为了多看几个病人,出诊时不敢多喝一点水,经常中午要一两点才能下班。禤老的学生怕他饿着,有时会给他泡一杯西洋参茶,准备一个面包。
皮肤病患者大多面目全非,有些甚至体无完肤,他每天都要用眼看,用手摸,没有多少个医生能接受这样的“美感”。有些外省病人听不清他的广东普通话,他就用笔写在小纸条上,比如“母鸡可以吃,公鸡不能吃,鸡蛋可以吃。”“最好穿纯棉内衣,不要穿化纤类内衣。”病人都清楚之后,他才放心让其离开。还有些人病快好了,他就劝他们不要再挂他的号,把更多机会留给重症病人,这样也可以为病人省些挂号费。
禤老说,自己这辈子没什么特别的爱好,除了给病人看病,他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专业里,不断学习。60年过去,80岁的禤国维还能随口背出中医四大名著以及《千金方》《外台秘要》等书中的名句与处方。
2010年的时候,禤老有一位患者叫晓珠,当时的晓珠还是一名高挑漂亮的女大学生,正在热恋中。有一天,她发现身上出现斑点,走路困难,到医院一检查,做梦也没想到竟是红斑狼疮,顿时感觉晴天霹雳,天都要塌了!走出医院,她蹲在路边大哭了一场,几乎站不起来走回家。她在网上查找这方面最好的医生,最后找到禤国维,但网上号已经挂满,她花了500元找“黄牛党”买号,才终于见到了禤国维。禤老仔细检查后和蔼地对她说:“你不要紧张,我是医生,病会好的。”好多找禤老看病的人都听过他这句话,其实这是他的口头禅。
晓珠每隔一两个星期都到医院一次,但半年过去,病还没见好。有一次她实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禤老大发脾气:“吃了那么久的药,病怎么还没好?”
禤老知道,红斑狼疮不是一两天就能康复的,病人家庭经济压力很大,这样的情绪他经常遇到,也能理解,不会记在心里。他安慰晓珠:“你不要急,慢慢来,病会好的,一定会好的。”
晓珠讲述这段人生经历时已经是一个小男孩的母亲,当初的恋人已成为她的丈夫,她自己也恢复了健康。也许因为经历过大难不死,她十分感触,最后补充一句:“如果不是遇上禤老,我只能等死。”
这只是禤老攻克的众多难题中的个别案例。可以说,他是治疗皮肤病领域里独步一时的高手,他的施治理念也是日趋成形,就是:“阴阳之要、古今脉承,平调阴阳、治病之宗。”
然而,就在他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一场意外的灾难猝然降临。
那是一个冬天的晚上,已经是医院副院长的禤国维教授下了夜诊,习惯性地在医院巡视一周,不曾想,碰上了两个正在偷窃的悍贼,一把罪恶的铁锤重重地砸向他的头颅。
禤老在亲人和同事的悲伤守护中,昏迷了整整7天。终于,他睁开了眼睛,谁也没有想到,他开口说的第一句话竟是“今天的门诊我去不了了,快去停号,别让病人白等!”
妻子说:“你已经昏迷了7天了......”听了妻子的话,禤国维闭上眼睛沉默了一会儿,再睁开眼睛时,他对着自己的学生陈达灿艰难地又说了一句:“小陈,我背个方歌,你看对不对”
陈达灿惊呆了,他明白老师最担心自己脑部受伤,再也不能给病人开方子治病了,可是老师,您刚刚从鬼门关回来,现在需要的是休息啊,这边,还没等陈达灿开口,那边,禤老已经背起来了:“独活寄生艽辛防,归芎芍桂芩地黄……”现场所有的人都哭了。
▲ 陈达灿院长采访禤国维教授。
感谢上天的眷顾,禤老终于痊愈了。经过这次重创,他并没有被打垮,反而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中医药事业和皮肤病的研究上。
在禤老的眼里,病人永远是第一位的,他的号一加再加,甚至成倍增加,多的时候他一天要看100多个病人。80多岁的老人每天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大医精诚”。■
【来源:广东中医药“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摄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