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湖脉学》大揭秘:李时珍对脉的定义,你知道其中真意吗?
听说转发文章
会给你带来好运
在中医的世界里,脉诊堪称是一个千古之谜,历经千年而不衰,至今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可以说是“道经千年更光辉”。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当今中医人士,对脉学研究的极少,真正懂得运用脉诊的可谓是“凤毛麟角”。
要懂得脉诊这一门学问,先得搞清楚“脉”的含义是什么?在李时珍的《濒湖脉诀》里,首先对于脉这个概念做了一个定义。《濒湖脉学》认为,“脉乃血派,气血之先,血之隧道,气息应焉”。这一句话,基本上对脉的概念有了一个比较基础的定义。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在这句话中,“气血之先”,已经点明了脉这个概念是气血的先导,有点信息传导的意味在里面,而“血之隧道”一语,实际上是对脉的狭义概述,也就说明脉是血液通行的管道,也就是我们现在通常说的动脉和静脉。而后面一句“气息应焉”,则是表明,脉与人体气息的相关性,这一点有点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味道。寥寥数语,几乎勾勒出了脉诊世界里对脉的概念的一个缩影。
但最难理解的是“脉乃血派”这一句,在很多个版本里,都是认为李时珍所说的是“脉乃血脉”,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当你明白了“血派”是什么意思后,你就会恍然大悟。因为“脉乃血派”是对脉的广义叙述。这是因为“派”在古代文言中,有表达水系网络的意思,而“血派”其实就是表达的人体气血的信息传导网络。
能够证实这个解释,《濒湖脉学》在此后面还补充了一句,那就是“其象法地,血之府也,心之合也,皮之部也”。所谓“其象法地”,意思是人体的血脉就像大地的河流湖泊一般。而“血之府也”一句其实是源自《黄帝内经》的,因为在《素问》中曾有“脉者,血之府也”的说法,这句话的意思是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脉有血管的含义。
而“心之合也”又是什么意思呢?这在《黄帝内经》中也是表述的“心之合,脉也”,意思是血液循环与心脏心心相印;而“皮之部也”其实就是说,脉与全身皮肤下皆有分布的意思,也说明了脉与皮肤的表里位置关系。
在《濒湖脉学》里,可谓是对脉学寻根究源,对于后世医者学习脉学这门学问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古往今来,很多人只想着走捷径,往往对这些真知灼见忽略的比较多,就连对脉的根本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我们在学习脉学的时候,首先要弄懂脉理,也只有弄清楚了这一点,才能让你在学习脉学的道路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Hello,伙伴们
长按二维码就可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