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黄帝内经》告诉你,阳气很重要,这3种奇妙的方法可以调护阳气

《黄帝内经》告诉你,阳气很重要,这3种奇妙的方法可以调护阳气
对于养生来说,阳气的守护是十分重要的,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比较明确的论述,如“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这句话就是一个真理,万物生长靠太阳嘛!如果失去了太阳的温煦,那将是一片黑暗,一片萧条世界。对于我们人体来说,如何来守护我们的阳气呢?我们可以通过调节情志、合理起居、合理饮食、科学运动等方法来保护我们的阳气。当然,这种方法是一种自然养生法,几乎没有掺杂医术在里面,自己也可以按图索骥。学得好的自然可以起到保身长全的妙用。其实保护阳气,除了自己平时的调理外,还有一些奇妙的方法,只不过是这些方法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这些方法对于阳气的调理作用比较好,我们不妨先来一起了解一下。
1.针刺针刺可以产生不同的调整人体机能的作用,针刺有补有泻,补法能鼓舞正气,扶助正气,祛除邪气,当机体处于虚脱状态时,针刺可以回阳固脱。著名的“回阳九针”就是阳气脱绝时的急救针法,人体偏补性的腧穴有:关元、气海、命门、肾腧等等。2.艾灸艾灸是使用艾绒制成的艾炷或者艾条,熏熨体表的一定部位或者腧穴,具有防病保健、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引热外行的强大效果。《本草从新》曾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 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能透诸经而除百病。”《扁鹊心书》中更是指出,“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伤寒论》也讲到,“下利,手足逆冷,无脉者,灸之”,由此可见艾灸有扶助阳气,回阳固脱之能。经过历代医家的研究,对于人体的穴位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他们发现关元、气海这几个穴位,多灸能够补元阳之气,还有命关、中脘等穴位,灸之能补脾胃之气。如果能够常灸这四个穴位,能够起到先后天并补、延年益寿的作用。
3.药物温补肾乃先天之本,脾乃后天之源,故中医使用药物来温补阳气,多以脾肾为落脚点,立足于固护先天的同时滋养后天,所以重在温补脾肾。常见的具有温阳补阳的药物有附子、干姜、淫羊藿、杜仲、续断、补骨脂、菟丝子、肉桂、吴茱萸、丁香、花椒、鹿茸、蛤蚧等等;补阳类中成药常见的有:金匮肾气丸、附桂理中丸、右归丸、地黄饮子、龟鹿二仙膏、何首乌丸等。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三种方法均是调补阳气比较好的方法,在这里仅供大家参考,不建议大家自行使用针灸和药物,针灸、中药以及中成药的使用需要整体辨证,如有需要一定要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切不可擅自运用,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