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急救危重症患者一例,尿毒症期并发心包积液,惊心动魄!
转自公众号:蜀山医馆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wOTI3MTcxMw==&mid=2652128706&idx=1&sn=9b68443b1ba2a7cb557137ddb43ec8a7
社长按:
“十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缘,我认识了汪老师。十多年后,汪老师第一本个人医案著作面世了,书名《蜀山医案》,由国内顶尖的医学出版机构之一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可喜可贺。汪老师不仅桃李芬芳,而且医术精湛,是难得的当代杰出的新生代中医。书中所载医案,可谓是笔力千钧,处处都是医者仁心、菩萨心肠,如此佳作,不忍私藏,其中妙文,愿与诸君共享。”
崔某,男,37岁,四川省德昌县人,2014年7月3日诊。
慢性肾功能不全16年,尿毒症期2年半,病危1周。 患者为笔者小学同学,自1998年罹患慢性肾功能不全已有16年。长期服用西药治疗。 2012年春节后因劳累、重感冒1个月,病情加重至病危,在西昌市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抢救,当时虽抢救成功,但已至尿毒症期。此后开始在德昌、西昌等地透析治疗,每周透析3次。 透析治疗1年多后,病情渐重,2013年底突发咳嗽,在德昌县人民医院就诊,起初考虑感冒引发支气管炎,给予抗炎、止咳、化痰治疗,但长达半年不缓解,咳嗽加剧,整夜咳嗽不止,自述有内脏都要咳出来的感觉。
至2014年5月,咳嗽已无法忍受,德昌当地医院建议患者到邻近西昌市或攀枝花市的上一级医院进一步诊治。患者因此南下到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就诊。经诊查,发现心包大量积液,咳嗽不止是因大量心包积液压迫肺脏所致。 攀枝花市地处金沙江河谷,天气炎热,患者到攀枝花市后不久便中暑,又因医生嘱尿毒症需控水,故口渴难耐,渐至神志恍惚。某日恍惚中走到医院门口超市,打开冰柜,大量饮水,又避开医生,到医院洗漱间大量饮用自来水,后直至神志昏迷,几至撒手尘寰。 患者病情危重,医生经过奋力抢救,加强透析,暂时将其救转,建议回本地继续治疗,劝说患者尿毒症的治疗不管到哪里也就是加强透析。 患者回德昌后,因加强透析,咳嗽较之前暂时有所减轻,但一直持续不止,不久又有加重趋势。遂又北上,辗转至西昌市租房看病,到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挂床治疗。 时至2014年6月底,一日半夜患者忽然晕倒,由前来看望的同学于凌晨急送医院抢救。送医院途中,患者于神志恍惚间,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半夜在空无一人的大街上与医院里看见鬼市、鬼魂、黄包车、出租车、回头微笑男子、电梯间白衣女子、黑衣枯瘦老人等等各种“鬼物”,旁人却不能见,皆为幻觉。 在医院抢救期间,每日白昼有一丝清明神志,夜间则神志昏乱,幻象丛生,夜夜见鬼魂诸物。病情危笃,弥留1周,时与亲朋生死道别。 7月3日,患者已入院1周,正值其生离死别之际,忽然想起笔者,给远在昆明的笔者通了电话。因于白天,其神志稍有一丝清明,与其姐姐在电话中向笔者哭诉,当悲痛之际,患者忽问中医可有办法,他想吃中药。 西医肾病科医生一般严格控制肾衰竭患者服中药,多以中药毒性及控水之辞以诫,故肾衰竭患者愿服中药者不多。但此时患者开口,笔者见有转机,趁此劝其可尝试服中药。
电话中向患者及其姐姐详细询问了病情。患者姐姐虽然电话中泣不成声,亦强忍悲痛,向笔者描述了患者病情及相关检查。 远隔千里,舌脉皆无法采集,但根据患者病情,大量心包积液、肾衰竭尿毒症、饮水直至昏迷等线索,又想到患者所描述的夜间“见鬼”症状,忽思《难经》所云“脱阳者见鬼”经文,立时悟得,考虑其元阳将脱、阴水泛滥,遂辨证施治如下。 辨证:脾肾两虚,元阳将脱,阴水泛滥,水气凌心射肺。治法:回阳救逆,化气行水。处方:四逆汤合五苓散加减。 方药如下: 制附片20g(另包,先煎45分钟),干姜15g,炙甘草6g,桂枝15g,茯苓20g,猪苓10g,炒白术15g,泽泻20g,黄芪40g,党参20g,炙紫菀15g,百部12g,白前12g,桔梗12g,厚朴15g,陈皮12g。 3剂,水煎服,一日半一剂。 患者服上方仅1剂,隔一日后,夜间“见鬼”症状霍然消失。服药3剂后,咳嗽症状大为减轻。服药6剂后,折磨患者近一年的剧烈咳嗽完全消失,病情转危为安,办理出院。 咳嗽停止后,笔者将前方略为加减。方药如下: 制附片15g(另包,先煎45分钟),干姜15g,炙甘草6g,桂枝15g,茯苓20g,猪苓10g,炒白术15g,泽泻20g,黄芪40g,党参20g,苍术15g,厚朴15g,陈皮12g,藿香15g,木香15g,桔梗12g。 水煎服,两日一剂。嘱其长期服用。 患者服药不辍,边透析边服中药。至2014年11月,服中药4个月,约60剂,复查超声心动,心包积液已经消失得干干净净,病情好转。 其后长期透析配合中药治疗,服笔者所开方药已有5年,至今病情稳定,再未出现过危象! 按: 本案患者西医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其病情已迁延10余年,自2012年至2014年,病情转危重,多次挣扎于死亡线上,险至不救。 病前为长达半年的咳嗽,经西医检查系心包积液所致。此次于病危之际,出现各种“见鬼”幻觉。患者为笔者同学好友,电话问诊,虽无舌脉之诊,但从其病史、病情特点,可推知系元阳将脱、水气凌心射肺之候。 《难经》云:“脱阳者见鬼。”故“见鬼症”多见于阳气虚衰之人,阳虚则阴盛,阴盛则见此幻象。又系夜半发病,可见阳虚阴盛已然沉疴。治疗应以温阳为主。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多为肾阳亏虚,阳不化气,不能气化水液,津液不行,小便不出。日久水饮停聚,凌心射肺,故见心包积液。而古人所云“心肾相交”,实乃“水火相交”。 肾为坎卦,肾中元阳为坎中一阳,蒸腾水液,则肾水上腾,上交于心,以充心阴,以制上炎之心火;心火上炎有度,则心火下降而温肾阳,心阴下降而济肾水。肾中一阳又名龙火、雷火、龙雷之火,龙火飞腾,行云布雨以治水。此为水火升降、坎离既济之理。故治疗上,以阳治水之法,温阳以利水饮。 方以四逆汤为基础,下温少阴,以补元阳,回阳救逆。合黄芪、党参,以回阳气;黄芪合附子,取芪附汤之义;党参合附子、干姜,取参附汤、四逆加人参汤之义;党参合五苓散,取春泽汤之义。元阳得温,再合以五苓散温阳利水、气化水饮,四逆汤与五苓散共成治寒水之方。咳嗽半年之久,在四逆汤、五苓散基础上撷取止嗽散中紫菀、百部、白前、桔梗几味,以温肺润肺。厚朴、陈皮理气和中化湿。 诸药合用,温阳行水。元阳得充则阴邪退,故服1剂而夜间“见鬼”症状消失;服药6剂,水饮化则咳嗽止;服药4个月心包积液亦消退。 后一直服用中药,至2019年本书完稿,患者距上次险情已近5年,虽然无法脱离透析,但自用中药以来,未再出现过凶险病情。透析中出现的电解质紊乱、腿不安、身痛关节痛、便秘、失眠、并发肺炎,及时运用中药,均转危为安,且近2年来身体状况大有好转迹象。 附记: 既已历经3次生死,患者已有明悟。2014年底,“豆瓣网”举办第二届全国豆瓣文学大赛,患者感悟之下,写下纪实文学作品《主宰生死的我们》参赛,文中有“选择中医”等两节详细描述了惊心动魄的抢救过程。 此次文学大赛全国有四千六百多篇作品参赛,患者所撰《主宰生死的我们》因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感动了德昌一座县城,获粉丝无数,遂从全国四千多篇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大赛十二篇获奖作品之一。2015年上半年,患者到北京领奖,其感人事迹,在小县城德昌轰动一时。 此后,患者坚持边透析,边长期服用中药,一直病情稳定,至今年,已服中药数百剂,透析亦有近七年矣!自2014年7月服用中药之后,再未出现过危象,再未进过抢救室,今年更有精力恢复好转迹象。 与患者同时期透析的病友,多已不在人世,唯患者至今坚持中西医治疗,坚强地与病魔、命运抗争,在德昌小城已成为一桩感人事迹。 2015年8月,患者到峨眉山朝圣,笔者从昆明到峨眉与之同行,陪同其攀登上海拔三千多米的峨眉金顶,于舍身崖上亲睹日出、佛光、普贤圣像等奇观。峨眉之后,吾作《灵陵太妙之天》诗云:
蜀中自古出神仙,尽在吾家七洞天。曾见白猿传越剑,又闻黄帝写灵篇。花开崖上为般若,行遍人间即普贤。何日峨眉登绝顶,坐看龙象起云烟。
那日,从金顶下山,患者坚持步行,从雷洞坪、洗象池、仙峰寺、洪椿坪、清音阁下至报国寺,一路三天三夜山间步行,虽一周未做透析,但以四逆汤、附子理中丸一路相与护持,期间虽千难万险,但却顺利下山。 峨眉山洪椿坪夜话,共话坎坷,同学顿悟人生苦难,遂为坚持。笔者亦感叹人生千般疢难,医者应“于诸病苦,为作良医”,医者有能力帮助亲友,救济疾厄,亦为毕生之幸哉!
《蜀山医案》是汪老师第一部个人医案著作,可谓是字字从心坎出,将其几十年中医功底如数家珍地写出,旨在“济世活人”。中医自古便有“惟愿世人不生病,哪怕药架上灰尘”的宏愿,而这样一本“良方起沉疴”的医案辑录,你值得拥有。扫描下方二维码,识别可订购。
《蜀山医案》
官方正版
长按扫码订购
《蜀山医案》的撰写,从2016年跨越到2019年,2020年方得出版。本书为汪老师所著个人医案集,系根据个人门诊病案收集、整理、编按而成。书中集录了汪老师临床治验的疑难病证、危急重证及多年求治不愈的医案,如四十五年咳嗽、二十年恶寒、七年糖尿病燥热、七年咽痛、四年大小便失禁、三年自汗、一年低热、三个月彻夜不眠、两个月血尿、二十天高热,以及IgA肾病、甲亢、荨麻疹、银屑病、硬皮病系统型硬化症、肺癌晚期水肿腹水、类风湿关节炎、尿毒症并心包积液、慢性阻塞性肺病、疮疡久不收口等中西医皆为难治的疑难病或危重病医案。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医案作品。还等什么?扫描上方二维码,或者点击下方,均可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