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的长寿秘诀:被称为“百草之王”的它,发挥着很大作用
听说过放猪、放牛、放羊,但你听说过“放山”吗?“放山”其实就是东北地区对进山采挖野生人参这一行当的称谓。由于野生人参喜欢低温的环境,所以在我国野生人参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放山”这一行当在东北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
“放山人”呈一字排开,手握“索拨罗棍”(拨草的木棍),用来拨开野草寻找人参,这叫做“压山”;另一种被称为“掇山”的方法是“放山人”四处分散开来找,用敲“索拨罗棍”来进行联络。无论是采用哪种方法都不允许说话和吃东西,因为怕惊动了穿红肚兜的人参娃娃,这样人参就会跑了。其实这么做是为了集中人们的注意力,而且如果在山林中大喊的话,很容易会产生回声而迷路。
一旦有人发现了人参,便立即用“索拨罗棍”插在地上。把系了古铜钱的红线拴在人参身上,在人参下面铺一块红布。传说这样做是因为人参有遁土而逃的本领,一旦被红线拴住以后就跑不掉了,其实拴线只是为了醒目,红线在杂草丛中显得格外醒目,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至于红布是用来接参籽的,据说参籽可以用来催生助产。
紧接着发现人参的“放山人”会喊一声“棒棰”(东北人俗称人参为棒棰),发现者话音刚落,就会有人替他递烟点火,一来是慰劳发现者,二来是为了接下来的挖参,要让他平静心情,以免太激动损伤人参。三是用点燃的烟熏跑小虫,免得它骚扰挖参人。待人参挖出以后,同伴们用找来的桦树皮和青苔将人参包扎起来,这样人参就不会干瘪了。在临走之前“放山人”会走到最近的一棵红松前面。削出一块树皮,先砍出四个大口子再砍出五个小口子。四个大口子是告诉后来看到的人,这里曾经挖到过一颗四品叶的人参,五个小口子是指五个人一起挖的。也是在提醒他注意这附近,因为可能会有参籽掉落在草丛中长出新的人参。
人参不愧被称为“百草之王”,东北人的放山在我们看来更像是在举行一场神圣的仪式。人参是一种家喻户晓的名贵药材,因为人参的外形长得像一个人的形状,所以被称为人参,人参作为一种大补之物,自古以来就受到许多养生人士的青睐,不过服用人参有什么功效呢?又有哪些人不适合服用人参呢?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
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它是补气药的代表药,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记忆力,增强人体抗疲劳的能力,还能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古代的乾隆皇帝是历代帝王中的长寿者,他之所以能长寿,除了重视健身之道以外,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进补人参。
虽然人参的功效有很多,但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么神奇,而且人与人的体质是有差异的,人参并不一定对每个人都能起到好的作用。对于那些动脉硬化,患有胃病、肝胆疾病、高血压、水肿的患者以及孕妇和小孩都不宜食用。而且在食用人参的同时,要注意不能和萝卜、茶水一起来食用,以免引起身体的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