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林丽珠:中医药治疗肿瘤应全程介入,绝不仅是最后的救命稻草
#大医精诚
为弘扬大医精诚,记录传承中医名家风采和学术思想,广东省启动“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影像工程”。中医大咖们结合临床实践谈热点健康问题,分享成才之路,学术观点等等,干货多多,精诚满满。
计划用3年时间拍摄300位名中医,第一季拍摄100位,视频将在广东中医药微信公众号首播,逢周一、周三推送。
▲广东省名中医林丽珠教授访谈。视频选自《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系列视频》
名医介绍:林丽珠
林丽珠(1962年9月生),首届邓铁涛中医医学奖获奖者,第四批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兼教研室主任、 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中医肿瘤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九大党代表,“中国好医生”2018年2月月度人物。
与死神的拔河
中医药治疗肿瘤,造就带瘤生存的奇迹
“我是2010年发现我得了恶性淋巴瘤,当时我心情十分沉重,几乎到了绝望的边缘。”
这是一位名叫周昌华的老人手书的感谢信的内容,他今年已经81岁。但2010年5月,身体不适的周昌华来到医院检查,经过诊断,他被确诊为滤泡性淋巴瘤。
周昌华回忆:“某家医院吧,给我做了PET-CT,做了后我就拿着片子给他(医生)看,他看了后也不说什么病,(就)两句话,第一句话讲的是我没什么药开给你了。第二句话,多吃好的,你回去吧。”
绝望的周昌华回到家中,告诉了儿子这个噩耗,看过诊断书后,儿子的一番话带来了转机。“我儿子看了后(说),我认识中医药大学一个附属医院的一个(医生),很年轻但是很行。”
这位在患者家属口中很行的医生,就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全国中医肿瘤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全国先进工作者、党的十九大代表——林丽珠。
林丽珠介绍:“他当时是发高烧,比较少见的他是原发于肾的恶性淋巴瘤,不太适合这个单纯的西医的治疗,所以当时唯有在中医扶正的基础上,我们等到他身体改善之后,才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
听从林丽珠的医嘱,治疗了一段时间后,周昌华再次来到医院复诊。“又做了一次PET-CT来进行检查,林主任看了后一拍桌子站起来了,好啊好啊好啊,连说三个好。”
林丽珠的治疗方案将周昌华的肿瘤完全控制了,“他是踉踉跄跄,我们是一路扶着他走,跟死神在拔河,然后把他拔回来了。”
带瘤生存
中医药治疗肿瘤应全程介入,绝不仅是最后的救命稻草
现代人对癌症的理解,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杀死癌细胞,去除病灶,而林丽珠主张“带瘤生存”,以中医扶正的方式治疗癌症,如今的周昌华带瘤生存已经8年,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林丽珠认为:“我们不可能把肿瘤赶尽杀绝,那么我们怎么样使得病人能够活得更长,活得更好,那就是带瘤生存的理念的具体体现。”
在国医大师、岭南中医肿瘤学开创者周岱翰教授“带瘤生存”理念的指导下,林丽珠用一次次的临床实践与探索,为老师举起的“带瘤生存”这面中医肿瘤学理论大旗,添砖加瓦、开枝散叶。
林丽珠介绍:“晚期肝癌目前的话,世界上为什么内科的治疗药物那么少?比如说全世界现在唯一批准的一个靶向药,它对肿瘤的控制可能会比中药会好,那么短期内病人的病灶可能有缩小,病人的甲胎蛋白可能会下降,但是病人的生存期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它把肿瘤杀死了,人也死了。”
在林丽珠看来,中医药治疗肿瘤绝非是患者最后的救命稻草,而是在治疗肿瘤的各个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优势。换句话而言,中药的治疗起效就像熬中药一样,要慢慢熬、慢慢起效。但不能等患者病入膏肓才来,中医药应贯穿治疗肿瘤的整个过程。
林丽珠说:“可能中医药对瘤体的缩小没有像西药靶向药那么明显,但是对于病人肝功能的保护,对病人症状的改善,对病人最终获得的生存期的延长,以及病人自己症状的好转,中医药在这方面是非常地突出。”
大医精诚
医患关系就是将心比心,中医会越走越好
林丽珠可以叫出每位复诊病人的名字,说出每位病人的病情进展,在大家都在寻求医患关系出路的时候,她用行动诠释医者仁心、大医精诚。
林丽珠认为:“实际上医患关系,我们说就是将心比心,我们为患者着想,我想病人也会为我们(着想),也会理解我们的辛劳的。我相信中医会越走越好,那么我们会利用好、继承好、发展好中医药,为建设健康中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
本文选自《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系列视频》,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影像工程项目,由广东省中医药局监制,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广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交流中心、广东省发展中医药事业基金会四家单位联合主办,由广东省各地级以上市卫生计生局(委)、省属中医院共同支持;由康美药业总冠名,并作为联合出品单位;由中国中药-广东一方制药、中山中智药业、四川新绿色药业协拍支持。
拍摄相关事宜与建议可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同微信):18026331605、15911051605;
工作组邮箱:lingnanmingyi@163.com
《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系列视频
逢周一、三推送,敬请关注
延伸阅读:
禤国维:医生就是要以病人为中心,认真对待每一位病人
周岱翰:去除肿瘤不等于根治,更具现实意义的路径是……
刘茂才:都说“心主神明”,我为什么说是“脑主神明”
陈福如:我把中医看成我的第二生命
蔡炳勤:中医,摒弃了手术就是丢掉了传统
黄建业:“韩氏一针候气法”的三个特点
邱健行:熟读经典,把病人当老师,方能因时而变,立于不败
罗永佳:中医跟西医不是对抗的,要有开放的态度
谢国材:中医治疗肿瘤的法宝,一是辨证施治,二是中草药
刘和强:重剂起沉疴,有菩萨心肠才敢用霹雳手段
谢震强:愿将人病犹己病,救得他生是我生
李志铭:悬壶济世工笔墨,妙笔丹青绘精诚
邱志楠:肺系疾病共同病机为“肺虚夹邪”,治疗应调平阴阳,驱邪扶正
罗陆一:中医思维,首先要学会辨识阴阳
熊曼琪:2型糖尿病的重要病机是阳明燥热、瘀热互结,伤寒方可治之
蔡康保: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要抓紧阴阳和痰瘀四个字
陈渭良:发展“正骨十四法”,创造性提高传统骨伤理论
杨霓芝:慢性肾病的主要病机是气虚血瘀,可用益气活血法防治
李俊彪:从风论治肾病,在治疗上要注意三点
钟广玲:中医应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随时代变化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