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视频|钟广玲:中医应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随时代变化而发展

视频|钟广玲:中医应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随时代变化而发展

#大医精诚

为弘扬大医精诚,记录传承中医名家风采和学术思想,广东省启动“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影像工程”。中医大咖们结合临床实践谈热点健康问题,分享成才之路,学术观点等等,干货多多,精诚满满。

计划用3年时间拍摄300位名中医,第一季拍摄100位,视频将在广东中医药微信公众号首播,逢周一、周三推送。

▲广东省名中医钟广玲教授访谈。视频选自《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系列视频》

名医介绍:钟广玲

钟广玲(1945年7月生),第二批广东省名中医。原佛山市中医院院长、骨伤科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医学会第二届中医骨伤名师。

对话嘉宾:徐志强

徐志强,佛山市中医院副院长。

从医经历

25岁学医,跟师解惑,提高医学造诣

徐志强:钟教授,您是怎么样走上中医之路的?

钟广玲:我从1969年部队退伍以后,就分配到公社的卫生院,然后卫生院又派我到卫生学校学习,在实习阶段就遇到了我现在的老师陈渭良,他不仅手把手地教我骨科的技艺,又叫我背医学三字经,背四百多味的中药和汤头歌诀,他的要求很严格。由于大量病例的积累,老师的正骨十四法(我)慢慢就掌握了,老师也把我推到第一线,让我独立完成门诊的任务。

从1976年开始,我们就引进了创伤的开放骨折的开放处理。把西医抢救的技术,引进到我们中医来运用,不是说单纯的中医只搞闭合骨折,因为社会需要,病人需要。所以经过多年的医院的发展,我们医院也从李广海学术流派,慢慢提高到陈渭良学术流派的高度。把工作干好,做到问心无愧,我认为这几十年都无遗憾了。

徐志强:钟教授,我还想听听您在学习和从医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样的?还有您是怎么去解决这个困难的?

钟广玲:对于我来讲,最大的困难是我从医的年龄太大了,25岁才开始学医。当时医古文的基础还是太肤浅,但是好在我有个老师,他的医学造诣高,他在解疑、辨疑这方面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另外一个,由于要边工作边学习,我是早上四点半起来就开始看书,我七点钟就出门,踩自行车上班的途中,要牢记的东西抄在本子上,看一看,背一背。慢慢地随着知识的积累,还有一个就是有问题一定要虚心地请教老师。

技术提升

中医应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随时代变化而发展

徐志强:我想听您过来人的身份对我们这些晚辈,尤其是我们所有的骨伤科人,有什么期待、期望、要求?

钟广玲:你首先对中医要有心,相信它是一种科学,几千年来我们的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中医有巨大的功劳,功不可没。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也发展了,但是我们中医本身还要不断的进行继承,发展,在现在的网络时代,信息时代,人工智能时代,那也是一种发展中医的工具。

所以我跟年轻的后来人共勉,就是利用现有的科技的手段、网络的应用,大数据的收集,以及信息化的使用,人工智能比我们那时候死记硬背书本的条文要来得快,理解得更好,传播得更好,而且了解国际上骨伤科的前沿知识的发展会更加及时。

归根到底,还是要回到对我们中医、中华民族瑰宝要有文化上的自信,我们要对我们民族有文化的自信,对我们从事中医的学者来说,对我们国家老祖宗的文化瑰宝更加要一心一意地投入。

徐志强:您自己评价一下您擅长的领域,您是怎样在这些尖里面再拔高的?

钟广玲:这个要看疾病谱的变化,开放改革以前,都是闭合性的创伤,开放改革以后,人员流动量大了,交通发达了,工业事业到处兴起了,就有大面积的创伤、开放性创伤,这些都要熟悉。

你要投入去研究,年轻的时候做闭合整复,首先是要练好你的手触摸辨认的功夫,还有要练臂力,要做俯卧撑,还要练指力,手指的力量。那时候我是做哑铃操、俯卧撑,还有用铁砂子包着袋子来练臂力,因为整复骨折,力不到,力不从心是不行的。

好像我的老师(陈渭良)一样做到X光手,还要跟现有影像资料学习,也是作为一个骨伤科医生很重要的,要在自己的脑海里面把创伤形成一个三维的构象来指导。

养生保健

管住嘴,迈开腿,劳逸结合,均衡营养

徐志强:钟院长,您对现代我们国人一些保健一些养生,您有什么经验推荐给我们?

钟广玲:人的寿命有限,你不爱惜它一下就过了。现在提倡健康的生活都是管住嘴,迈开腿,就是适当的要劳逸结合。还有均衡的营养,在饮食方面,低糖、低盐、低辣,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吃的东西要杂一点、粗一点,不要太过精细。原来我们年轻的时候大鱼大肉,这种情况要慢慢改良过来。

我从老师(陈渭良)那里学了一个十谷粥,十种杂粮的谷子,红米、白米、黑米、花生、红豆再加上各种燕麦熬成一锅。现在我的师父80岁了,他的健康状况还算好的,而且应该为了干好工作,年轻的时候就要加强锻炼身体。

大医精诚

与新时代核心价值观结合,与军人四有标准结合

徐志强:老师怎么理解“大医精诚”?您对我们晚辈修炼医德有一些什么样的建议?

钟广玲:“大医精诚”是一千六百多年前,唐朝的孙思邈大医家提出来的。他要做到不分贫富、不分老幼、不分中外,都要一样的平等对待,为他解除疾病困难。也可以说是作为我们现代的从医人员道德规范的一个范围。

社会进步了,我们新时代有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和谐、平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都是做人的价值观标准,作为医学的医德规范,更加要引入这种标准。

如果再参考到现代军人的四有标准(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那更是我们振兴医学,投入专业的一个更切实的要求。

徐志强:谢谢钟老师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大家! ■

本文选自《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系列视频》,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拍摄相关事宜与建议可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同微信):18026331605、15911051605;
工作组邮箱:lingnanmingyi@163.com

《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系列视频

逢周一、三推送,敬请关注

延伸阅读:
禤国维:医生就是要以病人为中心,认真对待每一位病人

周岱翰:去除肿瘤不等于根治,更具现实意义的路径是……

刘茂才:都说“心主神明”,我为什么说是“脑主神明”

蔡炳勤:中医,摒弃了手术就是丢掉了传统

黄建业:“韩氏一针候气法”的三个特点

邱健行:熟读经典,把病人当老师,方能因时而变,立于不败

罗永佳:中医跟西医不是对抗的,要有开放的态度

谢国材:中医治疗肿瘤的法宝,一是辨证施治,二是中草药

刘和强:重剂起沉疴,有菩萨心肠才敢用霹雳手段
谢震强:愿将人病犹己病,救得他生是我生
李志铭:悬壶济世工笔墨,妙笔丹青绘精诚
邱志楠:肺系疾病共同病机为“肺虚夹邪”,治疗应调平阴阳,驱邪扶正
罗陆一:中医思维,首先要学会辨识阴阳
熊曼琪:2型糖尿病的重要病机是阳明燥热、瘀热互结,伤寒方可治之
蔡康保: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要抓紧阴阳和痰瘀四个字
陈渭良:发展“正骨十四法”,创造性提高传统骨伤理论
杨霓芝:慢性肾病的主要病机是气虚血瘀,可用益气活血法防治
李俊彪:从风论治肾病,在治疗上要注意三点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