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中医三女将|杏林逆行者
编者按辞岭南,赴江城,战“新冠”。自1月24日除夕起,广东中医药系统近350名医务人员逆向而行驰援湖北。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雷神山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客厅方舱医院……都留下了他们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印记。他们中间,有的是60后、70后资深中医专家,有的是80后、90后中坚力量,有的是00后“大孩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杏林逆行者。
英德市中医院黎芳:面对病人的感谢,我告诉自己不能哭,眼泪流出来会污染口罩
黎芳,清远市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危重症患者救治医疗队队员,英德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疫情当头,作为一名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更应该有责任、有担当,有面临各种挑战的勇气,我没有犹豫的理由。”就这样,黎芳第一时间报名“参战”并成功获批,成为了清远市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危重症患者救治医疗队队员。2月11日,她跟随医疗队踏上了赴鄂“抗疫”的征程,与监利人民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抵达监利后,黎芳被安排监利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工作,由于监利县中医院ICU专科护理人员紧缺,她于2月18日调往监利县中医院ICU,主要负责护理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
在监利县人民医院,黎芳为一对年轻夫妻采集咽拭子时,夫妻俩非常感激说:“护士姐姐,我们太感谢你们了。”原来,这对小夫妻是医院职工,深知采集咽拭子是近距离接触患者不到1米的工作,风险极大。面对患者的感谢,黎芳百感交集,护目镜里全是雾气,泪水很快要夺眶而出。她告诉自己不能哭,眼泪流出来会污染口罩,潮湿的环境会增加感染几率……就这样,她咬着牙把眼泪咽了回去。
在监利县中医院ICU,护理工作繁重,任务艰巨,感染风险更高,黎芳克服重重困难,以过硬的技术用心服务好每一位患者,工作表现得到了领导及患者的好评,接连收到监利县委县政府的感谢信及监利县中医院的感谢锦旗,并多次受到当地媒体采访。
黎芳认为,“救死扶伤,守护生命,呵护健康”是医护人员一生的事业、一生的追求,既然选择上战场,就只有一个选择——奋战到底,坚决打赢这场硬仗。
奋战在疫情第一线的黎芳同志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和要求,认真完成医疗援助工作,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目前,已经被广东省援助湖北荆州医疗队驻监利县临时党支部吸收为预备党员,参加了入党宣誓仪式。
黎芳(中间红色衣服)参加入党宣誓仪式
英德市中医院陆森怡:出征队员中年龄最小的“95”后护士,对奶奶“谎称”在广州学习
陆森怡,清远市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英德市中医院ICU护士,1996年出生的她是清远出征队员中年龄最小的。“这个事也不敢如实告诉奶奶,怕她担心,只是说去广州学习。”2月15日,陆森怡跟随清远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征,支援湖北武汉江汉开发区方舱医院的一线抗“疫”工作。
2月17日,抵达武汉的第三天,为了方便医疗援助工作,减少感染风险,陆森怡与队友们做出了一个伟大的决定:剃发,全副武装迎战。“95”后的姑娘,花样的年纪,剃光头,这是陆森怡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当电剃刀“滴”的一声,在后脑勺开动那一刻,她的心在颤抖,眼泪决堤……不过很快,在同事们的玩笑和开导中,她接受了这个事实:头发而已,剪了可以再长,上战场打仗,就要做到万无一失。
就这样,她赶紧收起自己的眼泪,跟上大家的步伐,拍了两张自己光头的相片,发上朋友圈,她勇敢地告诉大家,她们是最美的光头。
在武汉,陆森怡最担心、最想念的还是家里的老奶奶,她仍不敢告诉奶奶自己去了武汉,每次视频通话就事先跟爸爸、妹妹“串通”好,把自己的小光头盖起来,不让奶奶看见。“院领导去了几次家里,奶奶耳朵听不清,所以不知道谈话内容,但还是起了疑心,于是家里人就骗她说,我去了广州学习,考试考了第一名,现在医院领导来奖励我,奶奶听到高兴到眼泪直流。也许对于老人家来说,这就是她们最希望看到的结果吧。”陆森怡说,此次驰援湖北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自己一定会努力完成工作任务并平安归来,报答家人,报答单位。
英德市中医院龙先兰:前线更需要急诊护士,舍四岁儿子毅然出征
龙先兰,清远市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英德市中医院急诊科护师,是一位四岁孩子的妈妈。她舍小家为大家,逆行而上,勇敢出征武汉,支援武汉江汉开发区方舱医院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
2月15日凌晨2点左右,正在值班的龙先兰接到电话,第一反应是:出车!作为一名急诊科护士,半夜出车接病人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这个“出车”电话让她有点慌乱……收到医院紧急通知,她需要在15日当天出发武汉!“这么突然出发,我的班谁来上,我什么东西都没收拾……”片刻过后,她告诉了家人,兄妹们连夜从乡镇赶出来为她送行。“出发前妈妈打来电话,我不敢接,怕自己会哭,不想妈妈担心,就让妹妹接电话。”谈及家庭和儿子,龙先兰说,“现在前线更需要我,我相信儿子长大了也会理解并支持妈妈的。”就这样,经过紧急的准备后,她逆行而上,成为了这场无烟之战中的“女战士”。
除了日常的护理工作外,一线医护人员还通过各种方式同患者们一起抗击疫情,必须首先培养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哪个都不能少。每逢休息日,龙先兰就会与队员们一起的学习五禽戏和乐眠操。传说五禽戏是华佗始创的功法,模仿虎、鹿、熊、猴、鸟五种动物形态,以拉伸和调息为主,适合病情调养。“这两个健身操都是专门为方舱医院里面的患者而学的。休息的时候我们就跟着队伍学,等上班的时候再教给患者,帮助他们早日康复,早日回家。”龙先兰认真地跟着老师学习“一招一式”,认真的架势好像在学“武林秘籍”。她还常常打笑说自己是“广场舞”小能手。
英德市中医院邓金玲:新婚一年奔赴武汉“战斗” 征途带着勇敢和从容
邓金玲,清远市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英德市中医院肺病科护士。2月15日,新婚不到一年的邓金玲踏上了湖北抗疫的征途,奔赴一线支援武汉江汉开发区方舱医院的抗“疫”工作。
这次征集医护人员支援湖北,作为在肺病科工作的高年资年轻护士,邓金玲毫不犹豫第一个响应,并表示,疫情面前医护人员不能退缩,要是被选上一定会去。在2月15日凌晨突然接到医院通知出发的电话时,她意志坚定,向同为医务人员的丈夫表达了有战必应的决心。同行的三位队员中只有她没哭,她表现出了特有的勇敢和从容,“我不害怕,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大家也不用为我担心。”她淡定地说。她就是这样,虽话不多,但坚强善良,不紧张,不犹豫,不退缩,把上“战场”当做一件普通的事情去做。
到武汉的第四天,邓金玲的皮肤过敏了,全身起了疹子,“想挠又不敢挠,真的太难受了。”为了不耽误工作,尽快解决问题,她把皮肤过敏的图片发到群里,队友们都很关心,纷纷给了专业的意见。拿到队友提供的药,总算好了一点。无论大家来自哪个市哪个县区,这就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奋斗着。
有一次,邓金玲正在派送早餐。“阿姨,您的早餐……”一位阿姨在整理自己的行李箱,随口说了一句:“我不吃,我等下出去吃……”刚说完,阿姨回过神来,乐呵呵地回答:“哎呀,我忘了我还在隔离治疗。”这句爽朗的话把邓金玲逗笑了,然后两个人一起笑了起来。邓金玲心想:“是啊,就是要这种乐观的心态,才能将病毒打败。”她们就像家人一样相互扶持着,互相鼓劲。
【供稿:国家援助湖北中医医疗队广东团队,通讯员:陈秀媚、刘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