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广东模式发布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广东模式发布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广东模式发布会现场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和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扎实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广东省教育界与中医药界联手策划中医药文化进校园“6+1”广东模式。

5月13日,“本草校园,联动南粤”——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广东模式现场展示及新闻发布会在东江广雅学校举行。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广东省教育厅副巡视员陈健,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会长吴颖民,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红教授,广州市、惠州市教育局领导和广东广雅中学校长叶丽琳等广东省60多所知名中小学校长、教师和家长代表,美国教师教育协会主席、执行总裁、常青藤教育协会主席、前美国联邦教育部副部长Sharon Porter Robinson及美国知名教育专家代表共200多人在现场共同见证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广东模式发布。

▲徐庆锋在发布会上讲话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青少年成长的思想土壤。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

徐庆锋介绍了中医药强省建设的主要成果。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是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的主要内容之一。截至2016年底,全省创建了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8个,累计接待30个国家逾100万人次参观。广东省中医药局联合广东省旅游局建设了40个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12条中医药健康旅游线路。启动拍摄大型纪录片《悬壶岭南》,将于今年播出;广东创作的中医药动漫作品《本草药灵》对外发布,即将在央视开播;广东开发的中医药手机游戏《药王之王》已和腾讯签约,即将上线,开启了中医药文化向青少年传播的新路径。今天正式启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必将有力推动中医药文化更好地滋养青少年的思想成长,培养更加具有中华文化底蕴的优秀人才。

▲东江广雅学校学生朗诵中医药经典

徐庆锋强调全省中医药系统将与教育系统密切配合,让中医药不断走进校园,走进教育,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中医、感受中医、学习中医、认同中医,成为传承和发扬祖国医学与文化的使者。

广东省教育厅副巡视员陈健表示,中医药文化的系统性、整体性,使我们不应从大学分专业的那一刻起才开始了解中医药及其文化,而应是从中小学的基础教育阶段就要开始了解和接触中医药及其博大精深的文化。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广东模式启动仪式

据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会长吴颖民介绍,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广东省就致力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目前已取得三大成效:

一是整合多方资源、搭建合作平台,联合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等学术单位,中医药企业及机构以及知名中小学校,策划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广东模式整体推进方案以及“6+1”课程模式,以地方教材建设为核心,用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方式将中医药文化带进校园。

二是与美国常春藤教育协会、美国中学校长协会签订了合作备忘,通过国际标准的课程认证展开合作,有助于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走出国门,在海外国家落地生根。

三是设立了首批超过30所“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特色学校暨C-STEAM项目示范基地学校,基本覆盖广州、深圳、珠海、惠州等珠三角区域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学校,率先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探索实践。

▲美国教师教育协会主席、执行总裁、常青藤教育协会主席、前美国联邦教育部副部长Sharon Porter Robinson 讲话

美国教师教育协会主席、执行总裁、常青藤教育协会主席、前美国联邦教育部副部长Sharon Porter Robinson 以及世界先进教育认证组织首席运营官Annette Bohling代表美方嘉宾发言,带来了世界先进教育认证的主题发言,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的国际标准课程认证、学校认证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发布会合影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广东模式简介

发布会上,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红教授对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广东模式进行了详细解读。

▲王红教授解读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广东模式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广东模式强调整体性设计,以地方教材建设为核心,针对项目式学习手册、中医药文化主题研学旅行、师生健康沙龙、中医药校园工作坊、中医经络体操、专家讲坛在内的6个版块进行系统性设计,组成一套完整的“6+1”体系。 项目旨在将中医药文化的辩证思维方法引入教育,找病灶、探病源,改变现行教育体制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教学手段,在教育中植入”慢功夫”、“系统化”、“辩证性”等观念,引导教育者放慢脚步,帮助学生全面、平衡的发展。将中医药文化带入校园,既是传承、传播中华文化瑰宝,也是在校园普及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广东模式致力于以中医药文化为切入点,推行中国版本的C-STEAM课程。C-STEAM中的A不仅代表艺术,更多地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项目组计划从基础知识、技术、以及品性的培养等方面去挖掘课程内容,把中国传统的课程优势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组合起来,将原有的课程碎片打包,模式化、组合化后形成的中国版创新课程,做到标准化、产品化、产业化、集团化和国际化。

同时,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与美国常春藤教育协会、美国中学校长协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通过课程认证展开深度合作,使得中医药文化与华文课程走出国门,在“一带一路”国家、海外华人学校落地生根。项目组也将邀请海外华人寻根探祖,回到国内探究传统文化与中医药名山,使得海外华人华侨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形成双向的文化交流与传播,让世界共享中医药疗效与文化魅力。

教材:地方教材建设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的核心,结合地方特色,分学年、学段,充分借鉴中医药理论基础,融合中小学课本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学科素养的相关知识,构成适合中小学生学习,跨学科统整的基于项目式和STEAM课程的中医药文化课本。

▲部分学校中医药文化课程

项目式学习手册:旨在让学生亲身体验常识性的医学实践、感受中医药学的文学和哲学内涵、运用各自然学科知识处理健康问题,培养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处世心态,并把科学的养生观念扩散和传承。

▲部分学校中医药文化课程

中医药文化主题研学旅行: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的一个重要学习版块和学习方式。学生在专业老师指导下从华南地区开始,逐步走向全国,了解认识中医药文化与传统。通过罗浮山等中医药名山基地、广州生物岛等实验基地以及中医药博物馆等场馆,展开研学旅行的实践课程。

▲小学生中医药研学旅行

中医药校园工作坊:学校常设的综合性学习园地,通过实物展览,诊疗操作,校园百草园种植等实践体验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典籍阅读、活动参与、学习交流等方式加深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中医药校园工作坊以中草药种植园、中医学堂、中医药博学馆“一园一堂一馆”的形式加以展开。

▲校园中医药工作坊、养生吧

中医经络体操:中医专家针对青少年好动的特点与在学习时久坐的情况,中医经络专家针对久坐易产生的脊椎变形、颈椎不适、阳气不足等问题,专门研发出动静结合、简单易学的中医经络体操,通过拍打经络等方法舒缓疲劳、醒脑明目、活络血液与经脉的方式,达到预防保健和强身健体的目标。

▲课间经络健身操

师生健康工程:通过健康体验和校长健康沙龙,为校长、教师与学生提供健康服务咨询与体验,针对学校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易引发的疾病,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个性化诊疗。校长健康沙龙中,名医专家团队将运用中医体质辩证、经络养生等为校长制定个性化养生方案,恢复人体自身免疫能力、改善亚健康状况。

▲中医药讲堂

专家讲坛:博采众家之长,采取“学院派与草根派”相结合的方式,聘请具有丰富中医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人员参与到讲座当中。专家讲坛一方面通过中医药文化启迪学生的学习成长,另一方面力求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有所助益。■

延伸阅读
习近平: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毛泽东:把中医提到对全世界有贡献的高度 | 中央文献研究室撰文
黄煌:为啥多病的长寿,没病的早死?10句话说出长寿大智慧!
刘希彦:毁掉你健康的正是这些好习惯,早上洗澡、多吃水果

三位肿瘤院士总结:10条不得癌的建议,都是你能做到的!
从肝郁到肿瘤只需6步!千万不能做这些事……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