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岱翰: 肿瘤是一种慢性病,“带瘤生存”是中医治癌的优势,不要过度担心与恐慌
▲周岱翰(1941年--)第三届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肿瘤研究所所长、广东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会长。图为周岱翰教授在“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视频拍摄现场接受采访。
周岱翰,1941年生于广东汕头,1966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自此以后,他便在中医事业倾注了他毕生的心血,并成为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的开创者。
2017年12月19日上午8点45分,周岱翰教授来到“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视频拍摄现场接受采访。平日里工作十分严谨认真的周老,和我们讲述他的从医之路,娓娓道来,就像一个邻家的老爷爷,和蔼可亲。
▲年过七旬的周教授气色红润,说到皮肤的话题时,周教授笑称自己是“老腊肉”了
开拓岭南中医肿瘤学,倡导“带瘤生存”新理念
受启于明清医家提出的“带病延年”“带疾终天”的论述,周岱翰教授早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带瘤生存”的观点。他首次较全面地为自己提出的“带瘤生存”下了定义:在治疗的漫长过程中,当邪正对峙、邪难压正的情况下,可以出现“带瘤生存”的特殊阶段。
此时治疗目的在于通过辨证论治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这是中医治疗肿瘤的特点和优势之所在。
▲在访谈的过程中,周老在阐述学术观点的时候,也不忘告诉大家,拥有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它的重要性,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看看每天忙得不可开交,还依旧精力充沛的周老就知道了。
肿瘤是一种慢性病,不要过度担心与恐慌
早在20年前,周岱翰在写《肿瘤治验集要》一书时,就提出了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出现“带瘤生存”的状态,那时还不易为人所接受。直到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把肿瘤定位为慢性病之后,这个观点才得到更多人的重视。周教授解释说:“带瘤生存指的是中晚期肿瘤病人经过有效的抗肿瘤治疗之后,病人常见的出血、癌痛、咳嗽、吞咽困难症状减轻甚至消失,瘤体稳定、生长缓慢,不再明显扩散,病情长期稳定甚至趋于好转,是当前中医治疗中晚期癌症的一种务实方法。像高血压、糖尿病要长期服药、带病生存一样去理解,这样才能消除病人的过度担心与恐慌,更有利于治疗。
治未病,是非常先进的治疗理念。
周教授说,我们古人很早就把“治未病”提出来,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是《黄帝内经》,它比较系统的把治未病的理念阐述出来,治未病的理念与现代医学提出来预防医学,如病因预防、个体化的检测、及早地某些疾病预防发生,有内涵的相同。
治未病,也贯穿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
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它的病变全程中都贯穿了“治未病”这种理念:病变的及早的干预,尽可能地不要让肿瘤形成;得了肿瘤以后,知道肿瘤会转移,提早的采取治疗措施。《金匮要略》提出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也是治未病在临床具体做法的论述。
同样的,对于晚期癌症,它可能引起内脏功能的损害,我们在治疗过程中注意到对内脏功能的整体治疗,这些都是具体的做法。所以在整个医疗领域,都应贯彻“治未病”的理念,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更能减少病人痛苦、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带瘤生存”也可能长寿,这样的例子有不少
宋美龄的父亲宋嘉树1918年死于胃癌,享年52岁。母亲倪桂珍1931年死于癌症,享年62岁。大姐宋蔼龄1973年死于癌症,享年88岁。哥哥宋子文1971年因食物卡入气管导致心脏骤停而猝死,享年77岁。两位弟弟宋子安、宋子良分别死于脑溢血和癌症。生于高癌家族的宋美龄一生中因为乳腺癌曾两次手术,老年也因为卵巢囊肿在美国再次手术,然而她却活到了106岁!
中国著名艺术家秦怡,她曾先后4次身染重病,开过7次刀,还得了肠癌;惟一的爱子又患有精神分裂症,最终还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历经人生的坎坷与痛楚,96岁高龄的秦怡丰采依旧。她身姿灵活、端庄美丽,风采不减当年,至今活跃在影视一线,2015年还获得第11届中美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周老在拍摄现场写下“精气神——中医之道”
▲“精气神——中医之道”
在访谈的间隙,周老还时不时问我们,什么时候能放他回去,还有很多病人在等着他。回到医院,周老就投入到工作中。
▲和医生们讨论病人的治疗方案
▲查房,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和诊疗方案
更精彩内容,敬请期待广东中医药微信公众号后续发布。
五千年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广东作为岭南医学的故乡和南药主产地,中医药发展源远流长。广东省中医药的发展,离不开党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心支持、中医药人的坚守和传承。
“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视频项目,计划用三年时间拍摄完成岭南地区300位名中医,第一季拍摄100位岭南名中医,得到了康美药业冠名赞助,中智药业、广东一方、四川新绿色特约支持。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和人士关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多渠道、多形式地传播中医药文化!
希望大家能够持续,关注“广东中医药”官方微信,我们也会陆续放出花絮!
拍摄相关事宜与建议可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工作组邮箱:lingnanmingyi@163.com
电话(同微信):18026331605、15911051605
福利来了!一号难求!
摄制组公开征集名医现场问诊患者。
在本文后留言,即有机会获得名医问诊机会!摄制组甄选后,将联系确定具体问诊的时间和地点。
1、主诊专家:包含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邓铁涛中医学奖获得者、省名中医。
2、留言内容:姓氏、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病史简述。
3、相关费用:问诊免费。患者交通住宿、及可能产生的医药费用等由患者自理。
4、患者隐私:摄制组保护患者隐私。■
【来源:广东中医药“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摄制组】
延伸阅读
国医大师禤国维:关键在于我们脑袋里是不是装着中医思维!
国医大师周岱翰: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这是中医治疗肿瘤的特点和优势
蔡炳勤:中医手术源远流长,《黄帝内经》中的“九针”显然就是中医手术用的
刘茂才:“脑主神明”不是离经叛道,它和现代医学更能融会贯通
沈英森:学好中医需要“ 熟读、勤练、博览、精思 ”
名中医李丽芸的养生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