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转」肺竟然还是造血器官?看看内经怎么说

肺竟然还是造血器官?看看内经怎么说
转自公众号:素问轩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NTM4MjEzMw==&mid=2247486126&idx=1&sn=6640a976d5ca42aa5a30f22ec6e308e9

本文作者:米医生 中医世家,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博士,中国、香港、加拿大注册中医师,擅长脾胃、妇科、精神类疾病治疗。

医学圈里这几天被这则新闻霸屏了!

-------------------


其实,这是去年发表在国际最顶尖、
最权威的医学杂志《自然》中的一篇论文
今年2月得到权威认可

看完后,
我从心里开出一朵花~
老外终于发现肺与血液的关系了!
西方医学未被发现、未被证实的
不管你认或不认,真实始终在那里,
不偏不倚、不卑不亢
这种“发现”并无啥可以欢欣鼓舞的,
看看我们《黄帝内经》吧,
早就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血液的生成离不开肺!

-------------------

如何靠肺“生成”血
《内经》用3句话交代清楚

第一句:
《灵枢决气》篇中云:
“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这里讲了血是在中焦脾胃等
把食物消化后得来的汁液变化成血。


中医竟然认为血是脾胃生成的?
别急,其实古人也担心后人误会,
虽然用词极为精炼,
但一定是会在后面交代清楚的。

第二句
岐伯曰:中焦亦并胃口,
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
泌糟粕,承津液,化其精微,
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
——《灵枢营卫生会》

生血原料自然是食物水谷精微
接着由脾升注于肺,
在肺内与清气结合,
经肺气化合 ,
( 当然亦有心气的赤化作用协助 )
而生成血液。


最后一句
“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
而渗孙脉,津液和调,
变化而赤为血”
——《灵枢痈疽》

古人把血液生成的路线说得更清晰了 。

中焦消化所得汁液

上注肺脉

接着独行于经隧(营气)

上注溪谷,而渗孙脉孙络
参考释义:
溪谷指肢体肌肉之间相互接触的缝隙或凹陷部位
孙脉即从络脉中再分出来的小分支数目更多,像网一样分布在全身

在津液和调的前提下,变化而赤为血

解读到这里,营气化血的途径就更清晰明确了


内经看不懂?翻翻中医基础理论吧!

明明白白这样写清楚

此外中医在肺的功能上,
肺主百脉,肺主气,
全身的气机与血液的运行,
都有赖与肺气的敷布和调节。

-------------------

相比现代医学,古人不仅超前
而且是宏观的

传统中医理论中常被现代医学叫板的
——就是对微观层面的非逻辑性和可视性
可这也是古人受限于历史条件的无可奈何啊。

你翻遍所有的中医古籍也找不到
古人会跟你解释脂肪是由什么化学成分组成的,
人体皮肤细胞是如何再生的,
因为他们并不concern这点啊!

内经上只有说:“脾主肉,肝主筋,肾主骨.....”,
这样说并不是他们认为肉是由脾里长出来,
筋是从肝里长出来,
他们是想简洁明了的告诉我们:
皮、脉、筋、骨、肉的盛衰与某一脏器功能有关。

对于“血”的概念,古人也不例外,
中医更关注的是血在人体中的具体功用
以及它的盛衰及分布状况对人体的具体影响。

但往往因为这样不拘泥于微观,

中医让我们没有料到的是:
最后在结果上竟与西医的研究殊路同归。■

【来源: 素问轩】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