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第12届“中国医师奖”后,德叔这样说
转自公众号:广东省中医院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ODA3MTMwMg==&mid=2652271834&idx=1&sn=080ed3cbd5cdb88f443f641a2e81f4e3
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记者:徐婧
在第三个“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颁奖大会上,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荣获“中国医师奖”。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张忠德以中医药人的身份坚守一线,夙兴夜寐,英勇奋战,用高度的责任感和忘我的奉献精神,坚定践行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誓言,谈及获得“中国医师奖”的感受,德叔回想起了抗疫经历——
“作为一名医生,最开心的就是穿上白大褂走上临床,到患者身边,用全部本领为患者解除疾痛。患者病情好转、康复时脸上露出笑容的那一刻,是我最自豪、最有自我价值感的时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率队出征武汉新冠肺炎战场,不负使命交出了中医药抗疫的亮眼成绩单。他说,在武汉,我们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始终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精准打出中西医“组合拳”,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较短时间内取得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性、阶段性成果。
张忠德表示,从医数十年,我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患者在哪里,我的战场就在哪里。我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党员,当有能力为国家出力且党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党旗所指、使命所召即我心所向。
“弘扬抗疫精神,护佑人民健康。”8月19日,张忠德向全体医务工作者表达了节日的祝福:“在这个特殊时期属于我们的节日里,祝全国医护人员节日快乐!向仍然奋战在一线的同仁致敬,你们是最可爱的人!”
无悔逆行,除夕临危受命驰援武汉
1月24日,大年三十,武汉疫情告急,“抗非”英雄张忠德,被任命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副组长,除夕之夜奔赴武汉,先后接管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4个病区。该院成为武汉最早由中医系统接管、诊治、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案的医院。作为广东省援助湖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医疗队临时党委副书记、援助湖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国家中医医疗队广东团队临时党总支书记,“德叔”带领着医疗队进驻受援医院。
1月24日除夕夜,德叔奔赴武汉
从1月25日起,他的行程就安排得满满当当:每天清晨6时30分起床,先后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武汉市汉口医院等医院查房,下午和晚上,不停歇地专家会诊,每日工作时长达十几个小时。“德叔”进出隔离病房的频率非常高,风险也随之增大,但他为了时刻关注患者用药的情况,在工作上从不“打折扣”,根据患者病情变化与专家组成员反复优化方案细节。他像引路的先行者,点亮了中医药介入新冠肺炎诊疗的道路。
德叔带领中医团队在武汉抗疫一线
攻坚克难,打出中西医“组合拳”
他带领的医疗队整建制接管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共 5 个病区 187 张床,共收治患者 348 例,中医药覆盖率 100%,得到国家和患者的肯定。他全程参与制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3-7 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方案 1-5 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诊疗方案》等,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探索并推动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迅速打出一套精准的中西医“组合拳”,进一步提高了新冠肺炎的救治率。
心系队友,确保一个也不能少
经历过“非典”的张忠德,抵达武汉后,带领团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当地医院的医护人员做防护培训。他对防护要求几近苛刻,每一个医护人员必须经他亲自考核通过才能上“战场”。“培训合格,我才给他进隔离病房;不合格,就培训到合格为止,确保人人过关。防护是第一要素,这是对他生命、对他家人的爱护!”每次进入隔离病区前,张忠德对每一个队员的防护措施反复检查,既对人民负责,也对队友负责。“在这件事情上,怎样严格都不过分。”他说。张忠德作为医疗队第一个到达武汉,撤退时他选择最后离开武汉,整整齐齐,一个也不能少的把队员们安全带回,“我要他们平平安安的来,也要他们健健康康的回”是他对医疗队最大的心愿。
【内容综合整理自:中国中医、广东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