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界曝惊天秘密!它的“生存哲学”让很多人自愧不如!
转自公众号:广州海珠卫生计生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0NjYyNjU4OA==&mid=2247484691&idx=1&sn=e0982bad1c2893c44ff6c1a3d64c982f
世界杯赛程过半
德国队出局
哭倒一片德迷
正当小编声声叹息时
突然眼前闪过一个黑影
心中更是郁闷无比!
纳尼!? “德国小强”出没!
但明明已布下天罗地网
同样是“德国战车”
想留的,却走了!
不想看到的,
却总是“阴魂不散”!
难道“小强”真的打不死?
大神说,不!
对付蟑螂
先要读懂它超励志的“生存哲学”!
水调歌头蟑螂几时有
作者:辗转难眠
蟑螂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蟑螂活跃,今夕到何年。
我欲将它除去,又恐垂头铩羽,
心中不胜寒。
对我弄倩影,横行在人间?
自我介绍
德国小蠊——千年老二
我体长10-15mm,肤色茶褐,无论大人(成虫)还是孩子(若虫)前胸背板都有“二”条平行的黑褐色纵纹。孩子们肤色黑褐,背部中央有一淡色条纹。
美洲大蠊——蝙蝠奔月
我体长25-40mm,肤色红褐,前胸背板有黑褐色蝶形斑,斑的中线向后延伸成一条“小尾巴”,中线前方有个“T”形黄色条纹,后缘呈淡黄色,看上去像一只奔月的蝙蝠。翅发达,为蟑螂中的巨无霸。
澳洲大蠊——天外飞仙
我体长比美洲大蠊略小,肤色红褐,前胸背板与美洲大蠊相似,也有淡黄色边缘和蝶形斑,不同之处在于蝶形斑中线后缘无“小尾巴”,前缘也无“T”形黄色条纹,前翅前缘基部有一金黄色条纹,整个黄色部分看上去像正在升空的飞碟。
住所情况
我们主要聚居于厨房,厨房下水道、橱柜、家具、各类缝隙、杂物堆、垃圾堆、阴沟、厕所、地下室等都是我们的栖身之所。我们虽然有很强的生存适应能力,但想让我们定居下来做你们的宠物长期陪伴你们左右是有四个条件的哦。
温暖的气候(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你们觉得舒服的温度就好)潮湿的环境(别干到我们擦润肤霜,加湿器就不用特意准备了)丰富的食源(我们好养活、不挑食,你们喜欢吃的不喜欢吃的尽管拿来)多缝隙的结构(不用装修多漂亮,但要有缝隙,而且多多益善)
秘 密
喜欢上夜班
我们是昼伏夜出的厌光性昆虫,喜欢安静,活动高峰期在前半夜21~23时,午夜以后活动逐渐减少,天亮则停止活动。当然也可能因群体成员增多或餐饮供应不足导致僧多粥少,一些伙伴为解决温饱问题白天加班。
我们是“三潮源老”
我们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白天一般钻进靠近水源、食源、热源附近的墙壁、家具等的“缝、洞、角、堆”中躲藏。人类若想消灭我们,对这些地方下手(喷药、投入蟑螂毒饵、填堵空洞缝隙等),再管好水源、细致搞好卫生、吃的喝的封箱存放,那我们还哪有活路啊!
顺风车霸主
我们可以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爬进或飞进你们屋中,但远不及顺风车给力,跟随各种包装袋、纸皮箱、购物袋、行李箱等我们走街串巷、不请自来、出厅入室,跟随你们乘坐各种交通工具我们游遍千山万水。人类如果仔细检查带入室内的物品、包装,可疑外包装或纸皮箱等及时丢弃,将物品放入整理箱密封保存,那我们的顺风车业务就要泡汤了。
我们的人生信念是
有吃有喝
浪迹天涯
当之无愧的生育专家
生
我们家族繁殖力强并且有一套业界先进的生育理念。雌虫一次交配可终生产卵,雌虫交配后尾端便长出一个形如豆荚状的卵鞘,一只雌虫一生可产10-90多个卵鞘,卵在其中。一个卵鞘少可孵出10只、多可孵出50多只小宝宝。环境适宜的条件下,一只孕妇一年内可繁殖出数十万只。育
我们的美女妈妈们非常懂得育儿。比如细心的美洲大蠊、澳洲大蠊妈妈会选择隐蔽场所,在物体表面咬个凹陷将卵鞘产在其中,再用粘性唾液拌和咬碎的木屑等盖起来。当然粗心一点的妈妈就直接用唾液把卵鞘粘在厨柜、木箱、纸箱及桌角等栖息场所了。德国小蠊妈妈更绝,产出卵鞘后一直随身携带在腹端给予保护,直至宝宝要从卵鞘中孵出时才放下。
香水有毒,开水更毒
我们最怕香水——化学杀虫剂,气雾剂、颗粒剂、粉剂、胶饵、烟雾弹形式的都有,种类很多,成分有乙酰甲胺磷,吡虫啉,毒死蜱、氟虫胺、残杀威以及其它菊酯类等,简直是蟑螂界的死神来了。碰见人类一些高手,因地制宜,治理环境的同时灵活运用滞留喷洒、投放毒饵、药笔封涂、烟雾熏杀、诱捕扑杀、清除烧杀卵鞘等手段——只能感慨对手的强悍了。
开水就更“毒”,大小通杀,连卵宝宝都不放过!
在夹缝中求生存 在黑暗中求发展
我们体态扁平,方便躲进窄小缝隙孔洞中。这些地方光线进不来,能安静休息,高大威猛的敌人进不来能给我们更多安全感,有趣的结构还可以为泡妞嬉戏增添些许情调。
我们的口号是:
在夹缝中求生存,
在黑暗中求发展。
蟑螂的秘密说完了
你有新的“灭蟑”思路了吗?
我们还会继续分享“灭蟑”大法
如果您有好办法
也欢迎下方留言
或者私聊小编
说不定下一次推荐的
就是你的妙方
【供稿:海珠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张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