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经验交流】徐闻:大力推进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

【经验交流】徐闻:大力推进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

徐闻县全面贯彻《广东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纲要(2014—2018年)》,严格按照“四有五抓一提升”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中医药强县战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取得新成效。县中医医院为评为首批“广东省十大中医名院”、县人民医院评为“广东省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保障机制
为加快推进中医药强县建设,县政府严格按照《广东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纲要(2014—2018)》总体规划,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卫计、发改、人社、财政、食品药品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副组长,县级医院院长及成员单位有关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徐闻县推进中医药强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本县中医药发展实际,制订了《徐闻县推进中医药强县行动方案》,明确中医药强县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保障中医药强县建设的顺利推进。
二、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一是健全服务网络。发挥县中医医院“带头大哥”作用,积极构建镇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置了中医科,80%村卫生站(社区服务站)设有中医药柜,基本形成以县中医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站为网点,综合医院中医服务、民营医疗机构为补充的中医药服务网络,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网络逐步建立;二是完善服务设施。加强县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和基层卫生机构中医科和中药房标准化建设,统一标识,按照标准配备中医设备。县中医医院业务用房已达2万平方米,2014年全县总计投入购置中医医疗设备经费400多万元;三是提升中医药服务占比。2014年门诊处方服务总量70万人次,中医药门诊处方11万人次,同比2013年增长了20%以上;四是推进“名科”建设。县中医院通过“二甲”复审的基础上,着力抓好中医药特色“名科”,特别在“治未病”健康服务上下功夫,为群众建立健康档案,提供体质辨识服务。 2014年,县中医医院为65岁以上老人、0—36个月龄儿童提供中医药健康服务分别达14541人次、8470人次。2014年我县成功申报了“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示范单位”。
三、推进县镇一体化改革,夯实基层中医药服务基础
徐闻县委、县政府根据湛江市政府关于深化医改的决策部署,全面实施医疗卫生院服务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把中医药强县战略作为重点内容同步推进,在县中医医院建立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投入 30多万元装修了在职教育学术厅,购买了先进教学设备,安装接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络视频,为继续教育和适宜技术的推广提供了保障。学术厅投入使用以来,已组织培训320多人次。与此同时,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第二人医院等也加强了自身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县人民医院扎实广东省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加强了中医临床科室、中药房、中医药队伍建设;县妇幼保健院在孕妇康复治疗过程中积极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应用;县第二人民医院积极独特的中医馆服务。一体化改革以来,基层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如锦和镇、下洋镇等多间卫生院新建扩建了中医康复科,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双丰收”。截止目前,全县医疗机构共建设中医馆15间,能全面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15项适宜技术,为群众提供中医医疗保健和康复服务,年均服务人数9万多人次,业务收入305万多元。
四、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营造中医药服务氛围
县中医医院根据国家《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要求,将当地民风民情以及地方文化融入其中,制订了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确定中医为本、质量至优、精诚服务、福泽民生的办院宗旨,仁爱、严谨、精诚、创新的医院精神,传承创新、至真至善、诚信和谐、厚德奉献的医院训诫,《让真情传递希望》的医院院歌。全县各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的环境设施、建筑设计、医疗装备、院容院貌、色调搭配、仪容仪表等大为改善,注入了中医药传统文化元素,特别是在走廊、候诊厅等场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图片展示了中医药文化,使广大群众普遍接受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教育,准确了解和掌握中医药文化与养生保健方法,增强了人民群众对祖国医学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下一步,徐闻县将充分利用医疗卫生服务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不断强化中医药人才建设,全面健全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提升群众家门口的中医药服务水平,为构筑人民群众“健康梦”作出新贡献。

(来源:徐闻县卫生计生局)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