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汤方】中山市中医院:治失眠多梦,推荐一款应用20多年的经验方摘要
本方是中山市中医院濮欣主任医师应用20多年的经验方。适用于亚健康状态、睡眠障碍、焦虑状态、湿热体质等病症辨证属于为中上焦湿热内扰证者,临床症状常见头晕目胀、焦虑烦躁、口干口苦、心烦多梦、四肢乏力、全身酸软等。
【本文由中山市中医院供稿】
【组成】
菊花10g、茵陈15g、郁金15g、灯芯草5g、芦根15g、连翘15g、栀子10g、淡竹叶10g、知母15g、甘草5g、夏枯草10g、五指毛桃30g
【功效】
清热利湿,泻火除烦
【主治】
上中焦湿热内扰证
【症见】
头晕目胀、焦虑烦躁、口干口苦、心烦多梦、四肢乏力、全身酸软等
【用法】
水煎服,加水600ML,煮取200ML,温服,日2次
【方解】
本方是濮欣主任医师应用20多年的经验方。方中菊花、茵陈、夏枯草、栀子清热利湿为君,知母、芦根清热生津,滋阴除烦为臣。其中知母既能清热泻火以清实热,又能滋阴润燥而退虚热。再加连翘、郁金、灯芯草、淡竹叶以加强清热凉血、泻火除烦的作用。辅以五指毛桃益气补虚健脾,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凑清热利湿,泻火除烦之功。
【适用人群】
本方可适用于亚健康状态、睡眠障碍、焦虑状态、湿热体质等病症辨证属于为中上焦湿热内扰证者,临床症状常见头晕目胀、焦虑烦躁、口干口苦、心烦多梦、四肢乏力、全身酸软等。舌象一般表现为舌质红,苔黄腻或黄厚;脉多滑数或弦数。根据症状、舌脉象辨证为中上焦湿热内扰证者均可适用。使用多年来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临床加减】
如心烦失眠明显者,加合欢皮、黄连、蝉蜕;纳差明显者,加鸡内金、神曲;便秘者,加桃仁、柏子仁;口干口苦明显者,加白茅根、花粉等。
【医案】
黄某某 男 35岁 民企主管
2013.7.18初诊
失眠2个月,入睡困难,容易惊醒,每晚大概睡3个小时左右,且多是在做梦状态,白天烦躁易怒、头痛乏力、口干口苦。诉近半年来工作压力比较大,曾在佛山某医院就诊,给予帕罗西汀及阿普唑仑抗焦虑治疗,服用后,每天从早晨开始就觉得“头脑昏沉沉的”,疲劳,乏力更加严重,无法进行正常工作。遂来我院就诊,其面容暗黄,眼圈发黑。查体:舌质红苔稍黄微腻,脉沉涩。
诊断:睡眠障碍
中医辨证:肝郁胃热,患者属湿热气郁体质。给予菊栀合剂加丹参20g、莲子30g。服药5天后复诊,昏沉感消失,睡眠情况明显好转,精神佳,半夜仍醒,但醒后可再睡,基本不用安定了。上方减茵陈、芦根,加柏子仁15g,续服10剂痊愈。■
(注:以上方药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方推荐人
濮欣 中山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教授,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心理学专委会委员,广东省亚健康专委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委会委员、中山市老年医学专委会委员。完成省市级科研课题10项,两项科研成果获中山市科技进步奖,发表专业论文30篇。
从事临床、科研、教学30多年,临床经验丰富,中西医融会贯通。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失眠和情绪障碍,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老年期痴呆、头痛眩晕、更年期疾病、神经衰弱症、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失调、偏颇体质及慢性疲劳状态的综合调理有丰富经验。■
【本文来源:中山市中医院】
延伸阅读
【岭南汤方】广东省中医院:夏天来了 喝一杯减肥消暑茶吧
【岭南汤方】 广东省二中院: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当季食疗五方
【岭南汤方】肇庆市中医院:梁剑波治小儿厌食症经验方
【岭南汤方】中山市中医院:一个治疗不孕不育的经典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