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看看,这些老中医的字够不够书法家水平!

看看,这些老中医的字够不够书法家水平!
从前的中医药方,
那么用心,
我们不一定就要说,
这是多么高妙的书法,
但我们至少还能看到,
过去的书写方式,
有落款、有签署、有钤印,
诚诚恳恳,认认真真……

此为是民国四大名医汪逢春的医方。御生堂博物馆珍藏

在古代中国,医儒不分,很多著名中医名家本身就是书法家或文学家,而许多政治家、文学家也兼通医术。传统中医医方区别于西医医方之处,在于在作为对症下药医学依据的同时,传统中医医方还蕴含了哲学、文学、书法和篆刻等多方面的价值。

北京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出版《中医医方真赏》一书,收录清代、民国时期和新中国建国初期名老中医的数百幅医方,是御生堂所藏数十万件历代医方中的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均为老中医的亲笔珍品。

上海陈存仁医方。御生堂博物馆珍藏

诸暨马兴樵医方。御生堂博物馆珍藏

上海路春阳子小阳伺诊医方。御生堂博物馆珍藏

北京赵炳南医方。御生堂博物馆珍藏

广州邓子恒医方。御生堂博物馆珍藏

赣州杜传卿医方。御生堂博物馆珍藏

过去有一句话,叫“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良医必有良方。望、闻、问、切一番之后,即配剂施治,自然少不了医方。中医之医方是建立在医生对患者病症综合认识与判断的基础之上的,是中医以中药施治病患的凭据。

宁波宋森芳授虞佐唐门人陈铁仙医方。御生堂博物馆珍藏

中医医方包含中医的理、法、方、药几方面,是医生对中医中药理解与认识的综合反映,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表现。中医医方的特点是有案有方。案即脉案,先将脉案写好再立方。开方前,医生要先将病人的简要情况问明,姓名、性别、年龄、住所一不可少,这是开方前的准备工作。医方的内容,应具备症、因、脉、治四项。先叙症状,也叫临症记录,了解病人生活习惯、发病情况、以往病史;次叙病因,就是有关病人致病的因素,凡病从外来者为外因,从内起着为内因,不属内因外因范围的如意外创伤和虫兽伤害等为不内外因;再叙脉、舌、气色。脉分28种,各有脉象对应病人的临床症状。察舌是通过人体舌苔辨别病者脏器的虚实,疾病的性质及正邪消长情况在患者舌苔上都有反映。气可分五色,属五行,分属五脏,与色结合可测知病人体力的强弱。最后医生还要指出治疗采取的方针。在对病证有了全面的认识后,才可写方下药。

上海张次公医方。御生堂博物馆珍藏

上海傅雍言诊女镇之伺诊医方。御生堂博物馆珍藏

南京陈锦泉医方。御生堂博物馆珍藏

上海王仲奇医方。御生堂博物馆珍藏

上海吴爱人医方。御生堂博物馆

上海丁济万医方。御生堂博物馆

伯龙门人朱仲一胞弟凤祥等伺诊医方。御生堂博物馆珍藏

屯留县周德兴医方。御生堂博物馆珍藏

过去的行医者多为家传,药方书法自成风格,行云流水,不尚造作。旧时人将中医概括为四个条件:“一手好字,二会双簧,三指按脉,四季衣裳”,也就是医生要写一手好字,能说服病人,懂得辨证施治,衣冠还要体面。

一位学生找启功老师学书法,老师说:你坐在凳子的前三分之一,两只脚平踏地面,两个手放在桌子上,放松心情,你就去写去吧!写一年回来交卷。一年以后,学生去找老师:老师,我该复课了。

启功问:你这一年怎么样啊?学生答到:我这一年每天坚持写两个小时的字。他以为老师会表扬他。

“什么?写字还要坚持,你回去吧!”。

“老师你还没给我上课呢?”

“我上完了”

学生回来后说:怎么老师就说了这么两句话,他怎么就说上完了呢,他什么也没说呀?结果学生又练了半年多的时候,有一天,学生往那一坐,一想着写字,立即有一股热流从胳膊一直灌到笔端,再写的时候和平时写的不一样了,就是那笔和纸之间,黏黏糊糊的,他开始有点紧张,后来觉得特别舒服,然后脑子里的字型是什么,笔下就是什么,学生说:我找到感觉了!气到意到,意到力到。还有就是每天不写字就不舒服。

再次去见启功老师,老师说:你毕业了,回去吧!

如果我们学中医、学经典也能练到每天轻松、愉悦、宁静,而对身外的钱财名利、声色犬马,不去过多的追求,那我们一定可以达到很高的境地!

您觉得那幅最好?不防在本文末留言。■

【来源:CCTV4国宝档案、御生堂博物馆白建疆】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