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汤方】中山市中医院:一个治疗不孕不育的经典方
摘要
本方原出自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方中以黄芪益气固表;桂枝解肌祛风,温通经脉;芍药敛阴和营;生姜、大枣调和营卫。诸药合用,具有补益气血,温通经脉,散寒除痹的功效。
黄芪桂枝五物汤
组 成:
黄芪30g,桂枝15g,芍药15g,生姜10g,大枣 15g
功 效:
补益气血,温通经脉
主 治:
血痹及气血亏虚、体质虚寒的各类病证
症 见:
平时缺乏运动,肌肉松弛,体倦乏力,面色萎黄,怕风寒,易出汗,肢体麻木或困重,舌淡有齿印,脉细弱,部分尺沉。
用 法:
水煎服,加水600ML,煮取200ML,温服,日2次
方 解:
本方原出自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方中以黄芪益气固表;桂枝解肌祛风,温通经脉;芍药敛阴和营;生姜、大枣调和营卫。诸药合用,具有补益气血,温通经脉,散寒除痹的功效。
适用人群:
本方原为治疗血痹症的专方,李乐愚以中医体质学说为依据,拓展该方使用范围,将其广泛用于证属气血亏虚、体质虚寒、经脉不通的多种病症,如肢体关节肌肤麻木、疼痛;胃脘痛;月经不调如月经量少、痛经、不孕;以及自汗、乏力等。临床疗效卓著。
临床加减:
方中常加当归、炙甘草,以增强养血通经的功效。如关节、肢体疼痛明显者,加桑枝、羌活、葛根、全蝎;血虚明显者,加阿胶、鸡血藤;血瘀明显者,加蒲黄、桃仁、红花等;兼脾虚虚弱者,加党参、白术;中焦虚寒者,加干姜、小茴香等;虚寒甚者,加制附片等温阳之剂;阴寒凝盛者,加细辛、麻黄等温通之品;肾虚者,加菟丝子、桑寄生、杜仲等。
医 案:
患者女40岁,2014年5月5日就诊,结婚十余年无生育,曾2次行试管受精未成功而转求中医,平时怕冷,月经量少,有血块,痛经,尿频,夜尿,脉关尺沉细。中医诊断为不孕(气血虚寒兼肾阳虚),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制附子、干姜、桑寄生、续断、菟丝子、黄精等,服药8剂,5月26日复诊述服药后有所好转,原方去干姜,加女贞子,服药8剂,8月3日来信诉已怀孕,超声报告提示:宫内早孕,胚胎存活(估测孕龄6周),于次年2月份顺利诞下一女。
(注:以上方药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来源:中山市中医院 阚丽娜】
延伸阅读
【岭南汤方】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赵伟贤推荐:南杏炖雪梨汤
【岭南汤方】广中医一附院:小儿抽动症3款食疗靓汤
【岭南汤方】江门五邑中医院:佛手瓜雪梨排骨汤
【岭南汤方】佛山市中医院:颈椎不舒服?推荐几款食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