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药和汤药的区别,你知道吗?【己安先生讲伤寒】
导读
汤药,顾名思义,是中药煮成的汤液,而丸药,也是中药剂型的一种,一般是浓缩成水丸或者做成蜜丸的形式。
汤药和丸药,有何区别?优酷视频《小道经方》己安先生有精彩的讲解~
汤药和丸药
汤者,荡也。
汤药具有荡涤的作用,能一下子把问题解决。
而丸药,力缓,针对的症状也相对轻一些。
借助《伤寒论》中抵挡汤和抵挡丸的区别,来给大家详细讲讲~
《伤寒论》第126条
第126条,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挡丸。
抵挡丸方
水蛭二十个 虻虫二十个 桃仁二十五个 大黄三两
抵挡汤的证候:小便自利,少腹硬满,其人如狂。
抵挡丸中,没有强调如狂的情况,说明症候比较轻,汤药具有荡涤的作用,作用快,而现在症状没有那么重,所以用了抵挡丸。用丸剂,慢慢缓解症状就可以。
第127条,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得了太阳病必然符合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情况,得了太阳病,身体会抽调元气,驱邪外出,这个元气间接的也可以理解为胃气,抽调了胃气就会导致脾胃功能弱,所以这也是感冒后我们尽量吃一些清淡的东西的原因。
在临床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小孩子感冒了,吃药后马上好了,接着孩子想吃肉,孩子家长赶紧买来吃,结果导致孩子又病了。原因就在于感冒后其实是里虚的状态,这时候尽可能吃一点好消化的东西,喝点粥,吃点咸菜。
如果得了太阳病,小便利,说明小便是顺畅的。感冒时候,喝水应该“稍稍与之”,慢慢地喝,不要一次性喝太多。如果咣咣咣一气喝了很多水,会加重脾胃的负担,导致水停滞在中焦,就出现了心下(胃)悸的情况,此时可以用苓桂术甘汤解决这症候。
如果是小便少,说明里有停饮,必“苦里急”,就是小腹胀满、硬,如果口渴,是五苓散证,如果不渴,是茯苓甘草汤证。
亲爱的朋友们,如果您有任何关于《小道经方》的疑问,可以联系小道经方工作人员,我们会为您做专业、详细的解答。
小道经方朋友圈QQ群 :411158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