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吃消炎药?怪不得咳嗽年年犯!
最近,后台经常有读者留言来问:
入秋之后,咳嗽就一直没停过,可如何是好?
确实,小编也是口干舌燥的不行,经常是躺下没多久又咳醒了,又不敢喝太多水,怕第二天肿成胖头鱼,只好稍微泯点水润润嗓子。
让人心烦又睡不着,咳嗽,真是个煞风景的烦人鬼。
1
那么咳嗽是怎么来的呢?为何喜欢在秋冬作妖?
来源就一个字“寒”!
首先,是天气的寒。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越是寒冷的地方和天气,越是干燥。比如,寒冷的南极就几乎没有降水。
而这种物候的变化,也会体现在人的身上。
气温降低,人稍微不注意,就会感受风寒之邪。风寒之邪首先犯表,继而伤肺(肺主皮毛)。
肺受邪之后,肃降不利,肺气上逆,就表现出频繁地咳嗽。
而且肺寒越重,津液越不能升发濡养,肺燥也就越重,从而进一步影响肺的功能,导致久咳不止。
我有一个朋友,在黑龙江读书的时候,一到秋冬就咳的受不了,经常半夜就咳醒了,去医院检查又发现不了什么问题,医生说怕不是肺结核?去做个备案吧,可把小伙子给吓坏了。
好在,后来他去了深圳工作,气候一温暖湿润,久咳的毛病也就好了。
所以,咳嗽就是寒的表现,咳嗽是一种排异反应,会把体内的寒气排出来。不过人体中的“寒”不是指温度,而是一种状态:即人体机能的沉衰、停滞。
这也是为什么人在连续咳嗽之后会感觉特别累。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咳嗽就是寒?那热咳是怎么回事?连广告词中都说:“孩子咳嗽老不好,多半是肺热!”
这就是大家认知上的误区。
我们都说了,寒,不是指温度,而是一种停滞沉衰的状态。咽炎、鼻炎这些炎症看起来是热象,实际上根源却在于肺的功能不足。
如果咳嗽是因为肺热的话,那应该是冬天咳嗽轻,夏天咳嗽重才对。这显然不符合常识。
所以,咳嗽的时候我们不主张用消炎药、清热解毒药,因为它们的性质都属寒凉。吃这些,好像扬汤止沸,是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反而会把病邪压制在体内。
2
常见的咳,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咳嗽只是嗓子有一点点痒,此时胸膈膜上下的浮动是非常大的。
第二种相对重一点的咳嗽,是肺部的咳嗽,这时候不光需要胸膈膜的力量,还用了两胁的肌肉力量。
第三种咳嗽,最重,是一种抽掉肾气的咳嗽,需要胸膈膜、两胁以及腹部的肌肉力量。
这种情况就严重了,已经无法正常的呼吸,伴随着喘的症状,是肾气不纳的表现。
由此可见,第一种相对轻,最后一种最重。
咳与嗽的区别:
咱们常常把咳与嗽连起来说,其实啊,这里面有很多讲究。咳与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咳指的是有声无痰。秋冬燥邪伤人,致使咽干鼻燥,干咳应时而发。
嗽指的是有痰无声。痰从哪里来呢?湿邪困脾,脾失运化,生痰湿,上聚于肺,就成了痰。
3
面对顽固的咳嗽?有哪些方法可以缓解呢?
我们常听父母说,咳嗽啦?吃个梨吧!
其实,咳嗽吃梨是不对的,道理和不能吃抗生素一样,梨是寒凉的食物,吃了之后更加伤肺。
如果要吃的话,可以加一下姜煮成姜梨汤,温肺润肺~
一、有一个小水果可以治咳嗽,就是烤橘子。
将橘子直接放在小火上烤,并不断翻动,烤到橘皮发黑,并从橘子里冒出热气即可。待橘子稍凉一会,剥去橘皮,吃温热的橘瓣即可。
烤橘子时那股清香慢慢溢出来,啧啧,真好闻~~
橘子性温,有化痰止咳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孩子来说,味道很容易接受。小橘子可以多吃几个,不妨试一下。
二、百合润肺汤
推荐一款汤→百合润肺汤,不仅能止咳,还能恢复补津润燥~
组成:百合、五味子、天冬、甘草、冰糖
参考剂量:百合30g 五味子10g 天冬10g 炙甘草20g 冰糖适量
肺寒可以吃哪些汤剂呢?
对于咳嗽的情况,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子,想要彻底治愈咳嗽,就非把邪气排出去不可。
肺合皮毛,要排邪气,必然用发汗的方法,就用到了方剂——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以温热为主,破肺寒,从根本上恢复身体机能。
小青龙汤原方:麻黄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干姜三两,炙甘草三两,桂枝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
参考用法:
麻黄30g 白芍45g 细辛45g 干姜45g 炙甘草45g 桂枝45g 五味子30g 半夏30g 制附子15g(先煎90分钟)一剂
【配伍分析:细辛破寒,干姜温肺,附子振奋在表阳气,防止发汗剂造成“汗遂漏不止”的情况】
辨证化裁:
①如果平时就伴有失眠、心慌等严重津液不足的问题,可以在方剂中加入生地90g或天冬60g补津液。
②咳嗽时间比较久,虚热情况比较明显,例如咳有黄痰、舌胎黄厚,甚至有肺炎的情况,可以在小青龙汤的基础上加上石膏30g。
特别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小青龙汤在使用过程中,因为本身作为发汗剂伤津液,在使用过程中一定注意多喝米汤、热茶热水等补充津液。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问题的朋友应用小青龙汤一定要遵医嘱。
小编必须强调的是!不是所有的人当下都适合用发汗药的,甚至说当下大部分人的身体情况都构不成发汗的条件。为啥这么说呢?就是因为现代人津液水平太低了,一上来就发汗,很可能出现心慌失眠等问题。
你搞清楚咳嗽的原因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