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天冷暴食”也是病?避免暴饮暴食,中医用一碗汤帮你解决!

“天冷暴食”也是病?避免暴饮暴食,中医用一碗汤帮你解决! 进入十一月,冬天的气息更加浓重了。 我看到网上的一些朋友对于冬天,都有这样的疑惑:

不仅如此,还有守正的朋友和我聊天说,她身边很多人在冬天出现了暴食症的症状。 控制不住的吃,然后催吐,之后就感到心里难过。
霜降之后,天气变冷,每逢过冬胖三斤,在体型上有所变化,的确是名不虚传。 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这个疑惑,师兄我决定,今天给大家说一说这个“暴饮暴食”的问题。

对于很多女孩子而言,追求苗条的身材是个永恒的话题。 但一到冬天,这个定律仿佛就不攻自破,大家纷纷走上了“暴饮暴食”的道路。 平时能克制自己的炸鸡、烤肉、火锅,统统都想吃,总是感觉到肚子饿、吃不饱,有时甚至吃饱了还要再吃一顿,仿佛要把夏天减过的肥、少吃的肉统统补回来! 克制了一整年的饮食,却偏偏在这个时间开始暴饮暴食,然后催吐,最后越想越难过,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之中…… 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首先,我觉得大家一定要摆正心态,大吃一顿让自己放松一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不要觉得自己大吃一顿就充满罪恶感,在吃东西的时候要享受美食,之后咱们要想清楚,为什么我们会有暴饮暴食的状态? 像是突然出现暴饮暴食的情况的朋友,只要摆正心态,正视这个情况,就一定能有所改善。 那从天气变冷,就开始暴饮暴食,却总也改不掉的朋友,这就一定要注意! 你不仅仅要从心态去调整,更要注重身体中出现的问题。 而这,还要从中医上来说。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讲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从发散和收敛的角度来说,发散的性质为阳,收敛的性质为阴,所以阴也代表收藏。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在秋冬季节一定要注意收藏,不去过度消耗身体,要收藏好自己的阳气,消耗少了,邪气就不会入侵身体。 但要收藏阳气,首要前提是我们自身有充足的阳气能够让我们收藏,从而防止一系列的疾病产生。
可我们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长期饮食不规律、熬夜加班成为常态,身体就处于一个阳气相对不足的状态。 特别是到了夏季,人体阳气会达到一年中的高点,外界是暑热骄阳,里面是阳气正盛,这时躲在体内的寒邪、痰湿,也就是病根,最易被赶出来,但很多人却没有利用好这一点。 这就像在本该奋斗的年纪就应该奋斗,却选择了安逸,等到真正要安逸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没有能力安逸。 但是呢,咱们的身体非常神奇,面对着身体中的阳气相对缺少的情况下,它决定换一种方式进行“收藏”。 在中医看来,“血为气之母”,血是气的载体,并且血给气以营养,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而冬天气血收于里,消化功能变强,很多阳气不足的朋友,身体会主动发给它一个信号: 你应该多补充些能量,提高自己的气血水平,在冬天能够有充足的阳气来保持身体的收藏。 于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巴,出现暴饮暴食的行为,便如同灾难片一样发生在很多人身上。 不仅如此,除了身体阳气不足外,胃里有虚热,出现虚性的亢奋,也很容易引起暴饮暴食的存在。 这是什么意思呢? 打个比方,我们都知道身体劳累会睡个好觉;可一旦累过头,根本睡不着,这就是过犹不及的道理。

而现在我们的身体也是处在一种“过”的状态。 脾胃太过于虚,身体反而想要通过大量的进补来调理脾胃,这就导致了暴饮暴食的出现。 可结果,脾胃的功能非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进一步变差,进入了死胡同。 要让自己的身体打破暴饮暴食的魔咒,重新回到正轨上来,改善脾胃,恢复肾气,对于很多朋友来说,尤为重要。
肾作为先天之本,主收藏,然而功能太弱,则需要外部能量的补充;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却因为太过虚弱,则需要进一步改善。 对于春夏没有养好自身的阳气的朋友们,秋冬养“阴”必须行动起来! 这不仅能够避免暴饮暴食,更重要的是能够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 以下这些小方法,可以为你在健康路上助力!

01食疗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也能看出来萝卜、姜片对人体的好处。 这里推荐——生姜萝卜汤
萝卜通气,可以降胃气,也能促进脾胃功能。 而生姜能促进胃的功能,经方药“外台茯苓饮”、“厚姜半甘参汤”等都含有生姜,可增进食欲,促使肠道蠕动,消除肠胀气等。 两种食材切丝熬成汤,能够很好的增强胃气,改善脾胃功能。
02经方

可以服用小建中汤、附子理中汤、茯苓四逆汤等恢复脾肾功能。 推荐经方——四逆汤 四逆汤原方: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生附子一枚 参考剂量:附子15g 干姜24g 炙甘草30g 四逆汤是恢复脾肾功能的根本法,脾肾功能强大,暴饮暴食自然会消失。

四逆汤中可以加葱白、橘皮、半夏等,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随证加减。
具体用药一定要在专业经方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平时大家也可以选择金匮肾气丸+附子理中丸一起来恢复脾肾功能。

03艾灸
人体是一个整体,中医的智慧不只是停留在“内服”上,外用也能解决冬天“寒”的问题,调整整个机体。 通过艾灸,身体经脉气血运行速度会加快,温度升高,毛孔也处于打开的状态,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冬天养阴,这三个穴位必不可少。 (1)神阙 神阙,俗称的“肚脐眼”。
古人称作为“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能够温通元阳、调和脾胃、益气养血。 (2)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按压有明显的酸涨感。足三里是人体穴位中运用最多的穴位,是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穴位代表。 若是有气虚、血虚、消化等疾病首选足三里。 (3)关元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三寸。简便取穴,四指并拢,置于脐下横量,在小手指的下缘处取穴。
关元穴能够起到补虚、补元气等作用,还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以上每个穴位每次艾灸半小时左右,艾灸前后一定注意补充津液。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我们只有在冬天把阳气补足了,才能拥有强壮的身躯去抵抗病邪。 在冬季三九天,将配制好的中药碾磨成粉末,制成膏药,分别贴在人体的不同穴位上。

通过药物对穴位的温热刺激,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达到增强抵抗力、防病治病的效果。 本着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在即将到来的冬天里,提前用上三九贴来补阳气,让自己能够早早地增强阳气,减少消耗,也是祛寒以避免暴饮暴食的绝佳办法。 最后,大师兄希望大家能够调整心态,合理饮食。 愿大家一直保持好身材,开心健康地度过寒冷的冬天~
今日互动

#你最近有暴饮暴食的情况吗?#

—The End—

动动手指,来点个三连击吧~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