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教育要真正考虑到国家民族“承先启后”的百年大计
◆ ◆ ◆ ◆ ◆
讲到这一世纪教育上的沿革,我们必须要从教育的宗旨和内容说起。
同时更需要从基本教育——中小学的教育说起。
关于过去童稚开始接受教育的情形,虽然并无明文规定它的宗旨,大体上都是以人格的养成为教育彻始彻终的精神。
至于上下二千年来教育的内容,都以“四书”、“五经”为教材的主要中心。
除此之外,虽然另有如《三字经》、《千字文》等一类的书,也只能算是辅助性的读物。
自从西风东渐促使教育改制以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念,以“经”、“书”为主的一贯教育,始终还是一仍未变。
尽管有人表示反对,但过去数十年来的确是如此。
后来由改制而注意到小学教育的课本,根本撇开旧套,从教习儿童的识字教育开始。
但还是走的《礼记》文化的老路线,采用“小学”、“训诂”的精神,配合西方文化的看图认字的教学方法。
因此而有了“人、手、刀、尺”、“山、水、田”、“狗、牛、羊”等初级小学课本的出现。
从此而再演变,便又改课本,作为小学“小猫三只四只”、“猫儿叫,狗儿跳”一类低年级的读物。
再往后的一再改变,便到了现在的“开学了!开学了”、“老师早,老师好”的课本了。
可惜我手边资料不够,如果资料齐全的话,就可以把这几十年来所有课本内容的改革,作有系统的研究,那么一定会发现许多道理和足资反省、检讨的地方。
当时有关这些课本的改革问题,都是经过慎重的研究和考虑,尤其需要根据国家教育政策和教育学、儿童教育心理等学理的依据,并无随便乱来的嫌疑。
至于人格养成的教育,则只归公民课本去负责(旧式的“公民”叫作“修身”)。
大家都是身历其境,都有受过这一教育方式的实际经验,不必再作详说。
尤其像我们列入上一代的老少年们,亲自有过新旧不同的教育经验者,对此看得更为清楚。
必然承认新时代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对于开启国民知识和普及教育的效果,的确迥非前代可比。
但是知识并非就是学问,人格养成和国家民族文化精神的栽接,并非有了知识就能成功的。
尤其对于儿童教育来说,问题更为严重。
因为我们现在所采用的教育方法,为了配合当前时代的需要,大体上都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并没有真正考虑到国家民族“承先启后”的百年大计。
旧式的教育,虽然也没有明文确定是为这一目的而教育,但几千年来的一贯精神,实在是与此目的相契合的。
现在为了面对当前时代的需要而传授知识和技能,那么,所有教育措施,就只看时代的趋向、社会的需要而决定教育的方向。
因此,就无法以教育思想来开辟时代而领导新时代了。
尤其为了“语”、“文”合一而采用的课本,对于知识的传授和传播,收到眼前的功效确实不少。
但是距离中国文化的本位,就愈来愈远了。
我们所谓的中国文化的宝库,都在上下五千年的古典书籍里,但是古书都用文言写成的。
我眼见现代的青少年们,虽然爱好中国文化,有心要想研究中国文化,基本上就读不通古书。
打不开这个上下五千年宝库的锁钥,因此只有望洋兴叹,左顾右盼的尽是一片茫然了。(《新旧教育的变与惑》)
现在你看为了考试,小学读的书到中学没有用了,拼命考,还补习;
中学读的书,到高中没有用了;
高中读的书,到大学没有用了;
出去留学,就更没有用了。你看读书就是这个样子。
我们当年的教育方法,十几岁读出来的书,一辈子有用,越老越好,越熟越好。
现在读的书啊,幼稚园开始,“小白兔,两只耳朵跳三跳”(众笑),跳六跳也没有用啊(众笑)!这个背了干什么用啊?
家长们也不懂,拼命鼓励孩子考好的大学,大学考取了,留学回来,读博士。
我说你们博士有什么用啊?你看今天社会,所有的博士都是给那个“不是”用的。
那种人什么都不是,格老子我有钱就可以请你一百个博士(众笑)。
对不对?所以是读书无用论吧?读书的目的不在学位啊!我们现在读书,教育没有宗旨......
我们中国几千年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谋生,是教我们做一个人,职业技术则是另外学的。
而且教育从胎教开始,家教最重要,然后才是跟先生学习。
人格教育、学问修养是贯穿一生的。
所以社会除了政治、财富力量以外,还有独立不倚、卓尔不群的人格品格修养,作为社会人心的中流砥柱。
不像现在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的教育观念,专门为了职业,为了赚钱,基本人格养成教育都没有。
人如果做不好,你讲什么民主、科学、自由、法治、人治、德治、集权,乃至信用、环保、团结、和谐,等等?
理想都很好,可是没办法做到,因为事情是人做的。(《南怀瑾讲演录》)
刚才讲到传统文化的教育,再给大家提一点,譬如《三字经》、《千字文》,你叫他背书,不是会背就算数。
我的经验,还是照旧的方法,背完了默写。
可以买毛笔给他默写,一方面认识繁体字,另一方面书法也练习了,三样合在一起做,时间只花一次,其实都会了。
毛笔字练好以后,钢笔字、圆珠笔字自然漂亮。
要用繁体,你们自己买《康熙字典》或者是《辞海》,好像有两个老师在旁边,两本就够了,来翻、来念,你自己也跟着很快进步了。
没有别的方法,我这个方法是旧方法,非常快的。照新的办法是很难,光背还不行,要默写。
另外,叫他们背诗,背什么诗呢?
重要的都有编出来,比如《笠翁对韵》,要多唱念,然后告诉他们怎么作对子,“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这样把一本书唱歌一样念下来,一边默写一边背,很轻松。
这样唱起来念诵,将来还可以培养出作词家、作曲家,作出好听的文学词曲艺术。
还有要用珠算、笔算教算数,不是数学哦!
算数跟数学有差别的,初步的加减乘除这个是算数,数学就高一点了,三角、几何、微积分啊,那个叫数学。
你把初步的算数背来,背什么呢?先背九九乘法表,都是老的,九九乘法表背会了,加减乘除也会了。
讲英语,暂时先不管英文文法,把普通的英语先认得,会讲会写,这个会很快。
旧的教法就是这样。政府规定的课本你不要丢,其他科学的东西,将来再想办法在政府规定的课以外加进去,现在还达不到。
政府规定的考试,一样考啊!我贡献你们的意见是这样。你去实验,我讲的这个是旧的办法,是最快速的成就。(《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