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脉跟其他脉象结合有什么特点?如何判断?怎么判断沉脉形成的疾病?
沉脉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一般情况下,沉脉会与其他脉象相结合,只要相结合就代表着不同的状态,总体来说:
沉潜水蓄阴经病,数热迟寒滑有痰。无力而沉虚与气,沉而有气积并寒。
如果按照十二经络的方法辨别,则沉脉肯定在三阴经,要么是太阴的肺、脾,要么是少阴心、肾,要么是厥阴肝、心包。跟迟数脉结合就可以判断疾病的寒热,但是这些不是绝对的,迟数与寒热不是绝对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一个总体对应关系。
沉而无力,一般就是气血,或者气郁的表现;如果是沉而有力,或者沉而感觉碍手,就是有寒或者长了东西了。
沉脉分部,可以说一说一个准
沉脉在寸部
沉脉在寸部,一般就是指右寸了,这种情况一般也是主水饮在心胸,李时珍说:
寸沉痰郁水停胸
所谓的寸部其实也有左右的差别,右寸沉脉自然是胸有问题,但是如果是左寸,脉形正常则属于健康状态,如果脉形稍微有点问题,或者如蛇形,或者如细铁丝都是现代的脑血管方面的问题,必须注意。那么,水停心胸,怎么判断呢,比如《伤寒论》中:
问曰:病有结胸,有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何谓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痓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方。方一。
大黄(半斤) 葶苈子(半升,熬) 芒消(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
右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消,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
这里指的关脉沉,或者说是上关上,就是痰饮节在胸中,也就是我们现代所谓的胸腔积水之类的疾病,所以有的时候沉脉还代表着体内水饮。
沉脉在关中
真正的关脉沉,则另外有别的含义:
关主中寒痛不通。
关脉沉,分左关和右关,左关代表的是肝有问题,肝脾不和则容易导致腹部痛,或者胃痛,比如当归羊肉生姜汤证:
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
当归三两 生姜五两 羊肉一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加生姜,成二斤,痛多而而呕者,加橘皮二两,白术两,加生姜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当归羊肉生姜汤中,当归可以补肝血,生姜可以驱寒,羊肉可以补形,合在一起就是非常好的治疗腹痛,有肝血虚的腹痛效果更佳。如果气滞比较明显,则会加一些橘皮理气,这个方是治疗女子痛经的两方,也是一个闻名遐迩的养生汤。
当归生姜羊肉
如果是右关脉,则是脾阳虚,阴寒内陷,如大建中汤证: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大建中汤方
蜀椒(二合,去汗) 干姜(四两) 人参(二两)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
大建中汤是在治疗腹痛的时候经常用的,主要特色就是寒、虚,所以这种腹痛一般也有脉象上的沉而无力,腹痛喜按。
尺部沉脉要细分,肾病沉脉多
尺部浊遗并泄痢,肾虚腰及下元。
尺部沉脉是非常常见的,只要不是明显的沉象一般认为问题不大,但是如果出现了沉伏,或者沉脉和其他的脉象结合在一起,那就说明问题比较大了。比如,尺部沉,把脉无根,很难感觉到脉,一般就是肾气极虚,很多女的子宫萎缩都是这种脉,很难在短期内恢复。
结石
如果尺部是沉细脉,这种细是有点力度的,则说明里面有“阴实”,比如肾结石:
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栝蒌瞿麦丸主之。栝蒌瞿麦丸方
栝蒌根(二两) 茯苓 薯蓣(各三两) 附子(一枚,炮) 瞿麦(一两)
右五味,末之,炼蜜丸梧子大。饮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
这个方就是经常用来治疗肾结石的基础方,很多有名的治疗石淋的方都是在此基础上加减变化化裁出来的。
其中,这个脉就是沉脉,而且还表现了小便不利,这种小便不利与五苓散的小便不利有根本的区别,很多人在治疗肾结石的时候,疗效不显著,有一个关键点就是都用清热的药,没有考虑肾结石出现的沉细实脉是阴寒之气太旺盛的原因。
至此,基本把沉脉的一些情况说明白了,如果要详细了解脉法,欢迎关注解脉系列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