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零开始,一个月学会五运六气
从零开始,一个月学会五运六气
中国的任何一门技术都包含了道术器三个层面,所以很多东西都是易学难精,要想深入学习一门技术,必须沉下心来,潜心研究三五年才能有所得,所以一贯比较不赞同速成班,速成班有点芽苗增长的感觉,但是为了让五运六气这门绝学不会被大多数人误解,不会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我想用一个月的时间深入浅出地把五运六气做一个大致的疏解,让望洋兴叹者能够有所得,也可以在生活中有所运用,这是我的发心处,愿能达到我想达到的效果。
中国论为学,都说生而知之之为圣,基本上没有生而知之的人,所以绝大多数人都需要通过学习才能掌握一门技术。又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有些人因为有一个执念在,总是认为有的东西不用学,想当然耳。现在中医界就存在这么一种现象,没有深入学习中医五运六气理论就开始批判只凭五运六气看病,觉得这是很荒谬的,这种心态很要不得,希望看了我们都能以平常心对待,从基础开始了解,有了了解进行批判,有了批判进行验证,如果有不妥进行修正,如果准确则小心用之,没必要做一些无用的揣摩。
欲明五运六气,第一步就是明白中国古代的纪年法,一般来说纪年法有三种,一种就是最原始的摄提格、大荒落等等,这种纪年法叫做岁星纪年法,非常复杂,但是很直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就是用的这种纪年法。一种就是王朝的纪年法,比如贞观23年,嘉靖13年等等,以皇帝的年号作为纪年的方法,这种多运用于公文之中,比如明代的公文一般使用的就是某某年号某某年,但是到了清代就不能用了,这种纪年法有很大的局限性;还有一种就是天干地支纪年法,这种纪年法是比较简单的纪年法,是岁星纪年法的简化版,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喜爱。
我读书少,不会骗你们的,放心读吧,保证没毒
天干地支纪年法主要依靠十天干,十二地支,十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分别与木火土金水对应,但是这种是正五行,五行之间还有一些变换关系,五运六气中运用的五行不是正五行,而是合化之后的五行。这个很重要,一般人对五行的了解还停留在正五行上,五行有很多种,有四经五行,有双山五行,有正五行,有合化五行等等,由于五行之间变化多端,不是一个正五行就可以完全表达出来,所以他们之间会有很多转化关系。在学习五运六气的过程中,必须明白合化五行,这是整个五运的基础。
何谓合化五行?
比如甲在正五行属于木,在合化五行则属于土,正五行分阴阳,而合化五行则分太过与不及,因为合化五行之间的关系都是相克的关系,相克的关系克与被克者之间的力量稍微变动,就会产生太过与不及,所以甲己化土,甲是阳土,已是阴土,本来是甲克已的,甲己放在一起就阳被阴所化了,这就是五行加上阴阳之后的变化。比如乙庚化金,乙本来就是木,但是跟庚金一起变成了金,但是乙化成金之后,就是金不足了。丙辛化水,丙本来是正五行中的阳火,与辛金一合变成了水,但是丙化水之后,还是水太过了。戊癸化火,戊本来是土,他克水的,他们之间经过作用变成了火,完全变了性格。还有一个丁壬化木,丁火跟壬水在一起就变成了木了。在十天干之间实现了合化,化过之后,就形成了合化五行,合化五行就不是分阴阳了,而是分太过与不及。
比如去年是乙年,乙庚化金,乙是阴干,所以化金之后就是金不及;今年是丙年,丙辛化水,丙是阳干,化水之后就是水太过。明年是丁年,丁壬化木,丁是阴干合化之后就是木不及,逢阴年合化之后形成的五行就是不及,逢阳年合化之后的五行就是太过。
正是因为有了五行的太过与不及,所以在“年年岁岁花相似”的时候,还有“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气候,每一年都有春夏秋冬,但是每一年的春夏秋冬都不一样,去年的冬天很冷,但是今年的冬天会不会很暖呢?显然不是,现在很多科学家又开始预测暖冬了,按照五运六气的水太过,今年冬天还是会比较冷。
太过与不及怎么区别,如何运用,且听下文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