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全靠抖,这是一种什么感觉,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伤寒悟读
大多数人有过一种感觉,就是当我们在外面缺乏保暖措施的时候,就会出现怕冷的现象,此时我们的身体会通过不断的抖动来获得能量,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人体虚弱时候的一种自救行为。那么如果我们在治病的时候,因为没有体内气虚,没办法自动排出体内的邪气,是不是也可以通过抖汗来排出病邪呢? 如果你真是这么想的,那么你就答对了,基本可以确定你是有学习中医的天赋的了,因为中医看病的时候,的确有服用药物之后出现战汗现象,这种现象出来了就代表着疾病快痊愈了。 小柴胡汤才会战汗? 很多人都有用小柴胡汤的经历,但是真正有用了此方之后出现战汗的人应该比较少,但是我们要知道,在《伤寒论》之中,战汗只出现在了小柴胡汤方之后,所以有人理解为战汗就是少阳病才有的,包括后世的叶天士写《外感温热篇》的时候也提到了战汗。 叶天士在写战汗的时候说因为胃气虚,所以要出现战汗而解,故必须在方中加入益胃的药物,比如沙参,玉竹,冰糖等等。这些药物都是可以补充胃气的,但是在所有的药物之中,最补胃气的药就是人参,而小柴胡汤中就包含人参,所以小柴胡汤服用之后出现的战汗,也算是益胃气。 柴胡类方才出现战汗? 其实在服用柴胡类方的时候都有可能出现战汗,不一定只是小柴胡汤,比如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同样会出现。所以,益胃气而促使战汗的解释有点牵强,需要进一步扩大战汗的解释范围。 不过,我们知道柴胡桂枝干姜汤也是针对少阳病还有脾阳虚的患者,所以方中加入了干姜,还有天花粉,这两味药反过来也可以将就的讲的过去,比如天花粉因为可以补充胃津,所以能勉强说得过去,再者,干姜也有很强的补益胃气的作用。 一个人的虚,最主要的就是脾胃虚,我们在抵御寒冷的时候,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吃大量的食物,只有摄入足够食物的前提下才会有更多的能量来抵御寒冷,这个跟我们通过战汗来发热出汗是一脉相承的。 所以战汗应该从两个维度来解读,要么是因为太虚了,此时补一补就有可能出现战汗的现象;还有一种则是病在少阳,需要以柴胡类的方剂加以和解,然后通过战汗的方式将体内的邪气排出。
更多内容,欢迎收听赣派过及体质论课程,链接如下:
第一课:赣派体质学第一课:体质是怎么形成的,不挑食的妈妈才能养出健康的孩子!
第二课:环境塑造体质,时空对人体的影响
第三课:为什么要用五行过及论体质
第四课:五行过及论体质在临床的运用,预判与养生
第五课:木太过体质怎么确定?为什么那么多胖子?
2019年末,庆余阁举办了一期《伤寒论》课程,讲解从《平脉法》、《辨脉法》到《厥阴篇》等12篇内容,第一次全面讲解《伤寒论》内容,与同道共同进修。拟于下半年举办第二期,有关事项如下:
一、课程内容
(一)伤寒气化相关内容,包括治疗疾病的步骤,疾病所处阶段,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种疾病的不同治法与表现。
(二)《伤寒论》经典条文397条,每条皆讲解;最好使用林亿版《伤寒论》,重点讲解伤寒例、平脉、辨脉法。
(三)梳理成无己、窦材、张志聪、陈修园、黄元御、郑钦安、彭子益及现代扶阳派的学术脉络;
(四)课程以语音结合文字,适当的配合PPT,因每个条文解讲解,不割裂《伤寒论》内容,原汁原味呈现;
(五)对《伤寒论》中的方给出运气学条件,譬如桂枝汤变化的桂枝法不适合阳明燥金主气及金太过的主运气候条件;麻杏石甘汤、麻杏薏甘汤、麻杏竹甘汤适合阳明燥金主气及金太过主运及客运条件,降低用方难度,简化临床辨证;
(六)演绎其中的相关名方,如桂枝汤到桂枝法,麻黄汤到麻黄法,四逆汤到四逆法,理中丸到理中法、半夏法。立足原汁原味中医理论及易道原理,呈现《伤寒论》内容。
二、课程时间
为期半年,总共25次课,每次课1小时-1.5小时;2020年11月中旬开班;
三、招收对象
致力于中医临床及临床研究者,中医爱好者,基层医生,往届易道春秋学员优先。
四、学员名额
名额上限不超过100人;报名前20名赠送签名版《经方串解》书一本,留作纪念。
五、收费情况
3750元每期,往期学员八折优惠,只要参与了一个课程,以后开办的培训课皆打八折。易道春秋第四期、第五期学员如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了五运六气论文,则可以免费进入本班学习。
六、报名截止
正式报名10月份开始, 报满为止,开班前停止收学员。
七、报名方式
扫描以下二维码,提交相应简介,包括:姓名、单位、职务、中医基础如何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