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观物:你的身体是什么样的状态?
物之大者,无若天地,然而亦有所尽也。天之大,阴阳尽之矣;地之大,刚柔尽之矣。阴阳尽而四时成焉;刚柔尽而四维成焉。夫四时四维者,天地至大之谓也。
邵康节——《观物篇》
在宋代有所谓的北宋五子,其中有一位非常有名的,据说被认为是周易的高阶研究者,他写了一本书叫做《皇极经世》,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篇章,据说当下的中华盛世也是被他预测准了的,中国有很多神奇的语言,所谓的推背图,还有烧饼歌等等,仔细一研究,都是胡扯蛋。
但是《皇极经世》却不是瞎扯淡,而是一本正经的教你如何观物,如何思身,这个是中国易道的最高手法,观物是研究中国象数思维的唯一途径,也是我们所谓的预测的最高阶段的来由。
所谓的观物,邵康节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看天地,天地便是宇宙,便是时空,所以由于时间的变动,就会有四时的出现,此时观看四时的变化,就是看时间的变化;同样,我们还要看四维的变动,也就是东西南北中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空间的变化。
有了四时的变化,还有四维的变化,虽然只是地球这个小宇宙的变化,就已经可以将世界的变化都包含在内了。然而,实际上是不是这么简单呢?或者还有没有更加简单的方法呢?有,那就是观心,观身。
最是四时最佳处,物外观物身后身
看自然界的象,要看大象,要看小象,大象就是天地自然的变化,此时最难,因为人的眼睛是有限范围内的观察,但是人有一个小天地,那就是人体本身,这个小天地是可以观测到很多变化的,那么如何来观身呢?
观察身体的变化,就是观测自己所处状态的最好手段,绝大多数的人如果身体不好,每逢节气就会有表现,这就是我们学习五运六气必须知道的,因为节气的到来意味着不同节点的转换,宇宙间的能量还有气息都是变化的。
每个节气来临,都是我们好好审视周围环境,好好关照自己内心世界的一个节点,如果出现了不好的现象,那么就要提前注意,不然后面的事情会完全走向我们不可控制的方向。
印度的疫情与你无关?关系大大的!
当下世界的热点,就是印度的疫情,每天都有烧不完的尸体,每天都有大量的报道,印度的疫情真的那么的严重么?我们如何真的没有一丁点的关系么?
不是的,印度的疫情有可能会传入我们国家,或者别的国度因为防疫无力,导致了更加严重的疫情,那么世界范围内将形成一波非常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其实最大的问题是,当下的气候条件,对于很多疾病来说都是不利的,虽然我们并没有感染源,但是还有其他问题出现。
在立夏这天,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有了明显的咽喉不适现象,包括我自己也有鼻炎的现象,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所以这个节气的表现那么激烈,很有可能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会形成很大的问题,这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困、腹泻、头痛、过敏等症状,是身体变差的表现
在节气来临的时候,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犯困,腹泻,头痛,这几个症状出现了,十有八九就是人体已经开始病了,如果我们不提前调理,很有可能下一步就会变得异常严重。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到,调节身体最好的方法就是调理脾胃,只有调理好了脾胃,人体才能真正的恢复元气,才能对气候的变化不敏感。
更多精彩,欢迎点击下列文章:
印度疫情那么严重,说明了什么,关于新冠疫情,这些你必须了解(内附预防方)?
学员投稿:运气辩证腰膝酸痛肾虚三天见效案
最近怎么经常下雨?今年是不是又有水灾?
印度疫情燃爆,你可想过我们是怎么预测出来的?!
要想深入了解江右学派运气学说内容,我们举办了五运六气培训班第六期,这期培训班还会不断的讲解新冠的走势,所以如果大家想给自己一个确定的安心丸,可以报名学习,给自己的健康投资,给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投资。具体情况如下:
一、主要内容:
一是基于《周易》卜筮原理的一些基本原则解释,最基础性的知识及一些实用性的知识,比如房屋格局在什么情况下疾病不可治愈,什么情况下不药自愈。
二是太极与无极,时空的运用;
三是太少相生,四象与八卦,九宫八风的运用;
四是五运系统,十天干对应的主运、客运及推导过程;
五是六气系统,十二地支对应的司天、在泉,主气,客气及推导过程;
六是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之讲解,五行生克制化是五运六气运用的核心,也是最简单的基础。
七是水灾、火灾、雪灾、瘟疫、旱灾的预测;
八是培训班当期所处年份的五运六气,比如2018年则是戊戌年的五运六气;
九是即时问答,有疑问在群里问,都可以相互探讨;
十是五运六气脉法,以前没人细讲过,阁主通过实践的方式重新认识五运六气脉法,也是培训课的重中之重。
十一是五运六气的临床运用,案例分析。
二、具体时间
一般安排半年一期,每次30-60分钟,每周一次。
三、费用安排
3500元每期,一期培训为期半年,半年即毕业,毕业撰写论文,可推荐到期刊发表,一经发表即可免费进入下一期继续学习。如未能达到发表水平可继续学习。
四、注意事项
群内消息属于未发表观点,进群学习则相关资料不能外传。
五、适宜人群
五运六气为基础性知识,适合初级学者,已有基础的学员反而难以听懂。报名请扫码下面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