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女医明妃传中没有告诉你的中医养生法

女医明妃传中没有告诉你的中医养生法
雨水到春分五运六气如何养生(中医临床版)——不生气
大家一定以为笔者是标题党了,其实真的不是,大明王朝时期中医学说最火的一个其实是五运六气,因为那个时候经常有瘟疫出现,而瘟疫影响战争,战争又影响疾病,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气候,也就是中医讲的五运六气。
近段时间,很多朋友不约而同的咨询我一些问题,出现了身体一半运动不灵活,手指头不好使。这是什么情况?我建设性地提示,这种情况需要注意,是中风(脑溢血或者脑梗)先兆。其实自去年大寒开始,高血压的病人就开始出现一些不适了,只是很多人不太注意,或者说不太明白其中的原由,下面我们就用五运六气理论系统地分析一下最近出现的一些普遍的现象,希望有利于各位读者的养生,有利于临床医生的医疗实践,仅供参考。
在中医的理论框架内,五运六气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古人有云:“不知五运六气,简遍方书无益”,不懂得五运六气,有的时候会做很多无用功。在五运六气中,五运是一个系统,六气又是一个系统,二者相互区别,又互相之间有叠加作用,二者不可或缺。
那么最近的运气条件是什么呢?
从立春到谷雨左右,是五运之中属于太角,客运是太羽。也就是说,五运之中水太过,木太过,水生木,木非常的旺盛。表现在人体则是五脏之中,肝火旺盛。另外,水湿也比较甚,所以这段时间的疾病基本围绕这两个因素来考虑。木太过则土受伤,所以会有肝木不和的情况出现,这就有机会用上千古名方逍遥散,如果还有阳气虚的情况,出现阳郁则可考虑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经方。另外,雨水湿气重,可分上中下三焦的湿气:
上焦可考虑麻黄汤,麻黄加白术汤,如果心脏不好麻黄不可用,则麻黄换成苏叶亦可,主要法为风药胜湿,防风、羌活等风药适时加入。
如出现中焦湿气重,湿热明显则可以用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三仁汤等,主要法为辛开苦降,打开中焦即可。
如湿气出现在下焦,则考虑使用渗湿法,五苓散、猪苓汤可用,导赤散也行,这些主要是考虑膀胱气化不利,出现口渴、小便不利情况下。
所以结合起来用药就比较有意思了,可以是柴胡五零汤,可以是半夏泻心汤合柴胡桂枝干姜汤等组合。
下面说六气,丙申岁初之气,(自乙未年大寒日寅初。至是岁春分日子初。)地气迁,风胜乃摇。寒乃去,候乃大温,草木早荣,寒来不杀,温病乃起。其病气怫於上,血溢目赤,咳逆头痛,血伤胁满,肤腠中疮。岁谷宜丹,间谷宜豆。
到春分日为止,都算作是初之气,主气为厥阴风木,又有客气少阴君火,木火相互叠加,风木临又加临主运的木太过,这个时候木太旺就及其明显了,大家都知道高血压很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肝阳上亢,所以这个时候出现眩晕,脑中风症状实属常见了,三高病人应该特别注意。
所以按照五运六气,这个时候临床需要着重考虑厥阴风木的问题,那么前面提到的逍遥散、柴胡类方就更有使用的机会了。
另外,火旺出现了火刑金的情况,所以会有肺部感染出现红疹的症状,这个时候需要泄一泄火,这个时候泻火最好用的莫过于黄芩、白芍了。这个时候容易有传染病,而且是肝胆及肺部感染的传染病(也就是温病学家所谓的风温),所以麻黄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等都有用到的机会,小柴胡汤、升麻葛根汤等都是非常好的方剂。
另外,中风病人必定会有手足大拇指麻木不仁,也就是手太阴肺气虚、足太阴脾虚,所以这个时候不可轻言泻,但是又不能补,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补脾胃,用最平和之法对待最危险之症,如郑钦安先师主张使用香砂六君子,这些都是再平稳不过的了。另外,中风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肝脾不和,肝木与脾土之间的不和,肝胜,土虚,可以补火,所谓“以火通关”也。所以仲景治疗脑中风都用附子之类,麻黄之类的辛温之药,可参考。
养生重点:要重点保护好肝、胆,不生气,不生闷气,不生不该生的气。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