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版中国哲学史实践才是通往天人境界的途径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序言里面说,有一些知识是可以知道的,比如科学知识;有些知识是不能知道的,比如说上帝到底存不存在,这个是神学;有一些东西是介于可知可不知的,这个东西叫做什么呢?叫做哲学。我觉得罗素的这个定义来定义周易很适合,周易是什么?它其实就是沟通神人的一个内容。
你对未来的事情不了解,不明了,不明晰,害怕,充满了各种复杂的心情,这个时候你来问神,神来告诉你。因为神是“引出万物者也”,他知道这个规律是啥,神是规律的掌握者,或者说是无所不能的,他会告诉你这些规律所在。那么你问了他之后呢,其实你就知道了一部分内容。但是,对于神你还是不知道,对于道你还是不知道。所以,可以说周易就是罗素笔下所谓的哲学的全部内容。
正是因为周易是沟通神和人的一个桥梁。周易自从成书以来,特别是到了文王,文王在羑里没事儿的时候他经常问神,自己惶惶不得终日,搞不好就把他给杀了,所以他就一直在琢磨神,在看未来到底会怎么样。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把保住他的性命。
文王经过演八卦为六十四卦之后,周易初具规模。另外周公对文王演的周易进行了解释,完了之后,这些东西就藏之官府,就是藏到了各个君主的图书馆里面,就这样流传下来了。而且我们看到《左转》里面就是有很多地方,大概有17处,就是记载占卜的,周易的从什么卦到什么卦。其实这些就是一个知识,作为非常宝贵的东西流传。
原来知识是被统治阶级给垄断的,为的是什么呢?你不是不知道吗,所以你得听他们的。这是为什么秦始皇或者是以前的皇帝都会有书禁,其实就是一个知识的垄断,垄断了之后呢,利用信息不对称,对老百姓进行统治。那么周易其实就是信息极端不对称的一个表现,包括现在很多人看不懂周易,为什么看不懂呢?就是因为有信息不对称在里面。
因为绝大多数的人,只有一个象思维,他只会看文字的意思,但是文字意思跟周易所要表达的完全不是一码事。所以“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你要学《周易》,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占卜。你要结合具体的事置身其中,然后用心去体察,这样的话,才能把周易的内容吃透,才能真正的吸收为我所用,才能帮助人们进行决策。
其实每一堂课,我希望的是介绍一本代表性的著作,这种著作是代表一个时期的。这样的话,我们大家一边听我们的哲学课,另外一边就是有一个指引,大家可以去看这个书对不对?看了之后,大家对中国哲学史有一个很大的了解,对中国思想史,甚至说对中国的学问,有了一个最基本的了解。一年下来,大家可能进步就很大了。回头大家再去看别人写的书就很轻松啦,就不会说觉得很吃力了,对不对?
往期精彩内容
古代的政教合一
五运六气培训班即将开讲,欢迎报名
划分哲学的两条线:本体与现象
民国以来研究中国学问的方法:格义
你的每个在看
我都认真的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