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庆余版中国哲学史·尧舜禹奠定的道统

庆余版中国哲学史尧舜禹奠定的道统

那么在尧传舜传禹的过程当中,后来的儒家总结了他们的传心之法,叫十六字传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这十六个字其实就已经奠定了儒学的(基础)。儒学没有太多的高深的理论,它是很朴实的,很实在的。后世称儒家在伦理学方面做的比较好,其实它不是伦理学,是管理学。它使自尧舜禹以来的人,能够很好的把这种自古以来管理社会的能耐,对人心以及对方法的一个把握,所以它应该是开了儒家治理国家的先河,也是儒家理论的一个源头,这个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在学习《尚书》的时候,主要还是看这方面的东西,他是一个行政层面的,是一个类似于政治哲学的。那这种政治哲学其实还是相对较早熟的,因为在其它的国家,其他的文明里面是没有保存下来这方面的东西的。

儒家作为政治哲学的典范,一直以来都被各朝各代采纳,是有其基础的,其中的基础就是来自尧舜禹的这几句话。据有关专家考证,所谓的“允执厥中”,其中的中其实就是“书册”,其实就是我们现代所谓的大数据。在古代,数据是非常宝贵的,如果对数据不清楚,就很容易导致各种问题。所以,作为汉代的开过宰相,萧何陪着刘邦进入咸阳,第一步就是将府库的账册调查清楚,因为这些账册有各地人口,赋税情况。

当然,也有人怀疑这篇文章是伪造的,是伪古文,所以十六字心传是不可靠的。不过从这个文字来说,人心是什么?道心是什么?为什么要执中?还是允执?里面都有深意,可以按照考据学的角度加以考虑,也可以后世的心性微言来解释,两者的解释是不一样的。

“人心惟危”,说的是人的心是不安的,是变动不拘的,这个跟后世《荀子》所谓的“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自禁也,自使也,自夺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所以其实我们一直强调的是人心是自由的,跟西方对人心的假设也是一样的。西方对人心的解释,有理性人假说,还有就是自由人假说,他们的理论很矛盾。什么时候是理性人,什么时候是自由人,都很难说,相互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界定。

“道心惟微”,说的是人的心其实还有一个固定的东西,这种所谓的固定的就是具有道德感的人心,但是这种人心是“微茫”的,这个跟儒家的“童子说”,或者是孟子的“四端学说”是一脉相乘的。人是自由的,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但是也有一个绝对的善在,这就是所谓的道心。中国人喜欢说的是道德的人,还有就是自由的人,自由的人是变动不拘的,而道德的人则是必须按照天地之道来判断。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一句是理解前面两句的重点,精的本来的含义就是原本,是人生的来处,而人是来自哪里呢?人是道的延续,所以需要时刻把握住“道心”,好好的把握“中”这个含义,不偏不倚。具体的“执中”,在《中庸》这篇文章之中会有大量的阐述。

往期精彩内容
庆余版中国哲学史巫的传统

庆余版中国哲学史实践才是通往天人境界的途径

名方妙用:皮肤晦暗,痰湿致丑,健脾燥湿,美不胜收!

坚持跑步一周后,脉象变化大吃一惊!

你的每个在看
我都认真的当成了喜欢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