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天人合一怎么来的,天道为什么是理解中医的唯一途径?

天人合一怎么来的,天道为什么是理解中医的唯一途径?

我们看中国早期的一些文章,比如太史公的《史记》会发现,天官书之中关于天文的气象,其实都是跟人类社会相结合的,但是这些与人类社会结合的表述并不是最原始的数据,而是经过了一定的学术处理的数据。比如,太史公本人是跟公羊学派的人学习过的,在公羊学派的理论中,存在着一个天人感应的观点在那里。

对于一个当代唯物主义者来说,可能会认为天人感应是一个歪理邪说,比如某个地方出现了地震,是因为天子的某种行为不是太检点,所以天人感应本来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科学现象,只不过我们的大哲学家董仲舒将之理想化,将之升华,创造了一个天人相应的理论,来惩戒天子。

汉武帝在登基之后,刚开始主要做的工作就是统一思想,所以有几次征召天下的读书人,问他们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在元光元年策贤良文学诏中向董仲舒问道“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性命之情,或夭或寿,或仁或鄙,习闻其号,未烛厥理”。世间的很多事情,其实是没有办法解释的,有的人励精图治,但是最后还是失败,亡国败家相继而来,所以古人也会去追究,这个到底与什么有关?

有帝王出现,或者是孔夫子那个年代就流传的“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传言,那么出现王者的契机,到底可不可以从其他地方看出来呢?董仲舒在他的天人三策之中,就没有避开这些话题,而是直接回答了。

董仲舒说:“《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董仲舒本人是公羊学派的继承人,他曾经读书三年不下地,用功相当的扎实,所以他的对策完全就是公羊学派研究《春秋》的心得体会的总结。

《春秋》这本书之中记载了各种灾难事件,比如日食,比如月食,比如地震,比如雾等等,这些灾难现象的出现只是记载事实,并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公羊学派就在《春秋公羊传》之中给出了很多合适的看法,这些看法最终被总结出来了,于是就有了非常典型的天人相应理论,有了这个理论,我们再去看《史记》的天官书,就比较容易懂了,也明白后世的道学,如程朱理学他们为什么那么看重天道,并且把佛教和理学的分野归结为天道。

佛家说心性,理学也说心性,但是两者是否有差别呢?有的人学习的不够深入,就很容易迷惑,特别是有的人学习了阳明心学之后,就会觉得心学就是佛学,这个观点就是在学科日益昌明的现在,也到处可见。

佛说的心性,那都是“缘起性空”的心性,但是理学的心性,不管是心性,还是道理,他们的唯一的皈依都是天道,所以天道是人类社会唯一的皈依。而在探索天道的途径之中,天人合一是唯一的途径,天人感应是人探索天道途径中的一个过渡阶段,这个阶段人类还没有完全揭示天道的内容,而且天道是相对来说比较难估计的。这个在太史公的《史记》天官书中就会有一定的体现,而天官书之所以没能很好的体现天人合一,就是因为他们观察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空间,而忽略了时间。

说回天道与中医,当我们看病的时候,有的时候吃药有效果,或者疾病痊愈了,不少人会认为这是吃药的效果,实际上病不可治,并不是吃药的效果,而只是天道刚好如此,顺着这个天道出现的医生,就会与疾病痊愈同时出现,但是没有顺着天道的医生,那么疾病就不会痊愈。

当一个医生越来越有名之后,其实她的疗效是越差的,因为在不同的患者体内,会有不同的疾病发病规律,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会同时出现减轻,一种气候条件之下,只有几种疾病可以减轻,其余都会或多或少的加重,而医生有时还能让疾病加重,所以看病看的就是天道,而别无所治。

更多内容,欢迎收听赣派过及体质论课程,链接如下:第一课:赣派体质学第一课:体质是怎么形成的,不挑食的妈妈才能养出健康的孩子!第二课:环境塑造体质,时空对人体的影响第三课:为什么要用五行过及论体质第四课:五行过及论体质在临床的运用,预判与养生第五课:木太过体质怎么确定?为什么那么多胖子?第六课:木太过体质的发病规律和治疗法则第七课:木太过体质的常发病,几种脾胃病的治疗!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