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写作?写作是如何提升人的格局和思维的?
#写作
前面我们写了一篇文章,提到少阁主五年写了20余本书,有的网友看了表示很不服气,觉得我们这些文字都是互联网的多余信息,这种批评以前其实也经常看到,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个世界上,通常会有一些人总是认为,书籍这种东西是需要非常谨慎的,需要倾注一生的精力去创作,所以他们不轻易出版,不轻易著述。
而实际上呢?很多人都是以著作为结果,他们不会看到著作过程中的对人的提升的过程,所以就会有这种观点。实际上,我们在写作或者演讲的时候,有一个规律,那就是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一个人的写作是一帆风顺的,没有人的演讲是不需要准备的,这些背后的努力都是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功力。
写作需要很雄厚的积淀
一个人能够开口即来,有几种情况,那就是这个人确实是创新性人才能够创造很多话题,还有就是这个人阅读了海量的著作,不然的话很难达到信口就说的地步,即使敢说,也会觉得很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有些人平时都是口若悬河,但是一到大场合,就两腿发抖的原因,因为他们说的话很多都是没有依据的。
写作也一样,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其实很多内容都是要非常详细的有出处,不是我们信口开河的,一个人写一本10几万字的书籍,实际上需要的阅历还有功夫是远远超过这个数量的。写出的文字,首先要自己相信,自己都觉得非得这样表达不行,如果自己都不相信,那么最好是不要写出来。
我们在读古代的状元的八股文的时候,其实会发现,古代的那些写作高手,没有一个人是没有扎实的心性功夫的,都是自己的修养到了,才能够写出那种脍炙人口的文章。有的人看到我写了这么多,会恭维我,说写作产量高,也有人会反对,毕竟这个产量是太高了。
但是写作的过程,我是最享受的,反正传播了对大家有意义的思想,至于出版出来之后,是不是真的做到万无一失,我肯定是做不到的,写作的过程是一人的成长过程,我并不在乎成果。在我们的这群同年人之中,我因为写作多,实际上的临床话的时间并没有他们多,但是我的心得貌似也不会比他们少。
写作促进成长,别小看了这个技巧
前几天看到过一篇文章,介绍了毛主席和蒋介石的写作特点,蒋介石喜欢写日记,日记之中记载了自己的感想,记载了自己的一些生活经历。但是,毛主席就很少写这方面的内容,毛主席动不动就是写一篇几千字的调查报告,动不动就是一个系统的学说,所以毛主席在战略上高出蒋介石不是一星半点,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其实也能够看到写作对人的性情的磨练,对人的格局的提升的作用。
其实,我这五年来的写作,自己的感觉也是非常的受用,通过写作不但有了自己的风格,而且总结了很多有益的经验,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同时还把自己的布局的能力,演讲的口才都得到了提升,我是在享受这个过程,至于书籍出版之后,我就基本不管了,所以如果我们看到的点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要如何面对这个事情,才能够将这个事件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我想这个是我们要关注的,而不是关注这个作家写了多少文章,这个作家出了多少书,是不是滥竽充数。
由少阁主主讲的写作培训班,即将开课,感兴趣的可以关注,具体通知如下:
具体可以加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