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为什么有人读了那么多书,依旧思想水平很低?

为什么有人读了那么多书,依旧思想水平很低?

今天这个话题其实早在几年前就有爆款文章说过,但是那篇文章找不到了,所以我觉得也有必要按照自己的理解,给这个现象找一个说法,最起码给读书的人一个比较好视角,去看如何读书,读什么样的书,过什么样的人生。

前段时间,远方青木公众号发表了一篇文章,远方青木想找一个胚子一起来培养,最后找了一圈很多人给他发了文章,希望可以成为其中的一员,在看了很多不同的人的投稿之后,远方青木这个来自湖南的湖南佬,居然没有看上一个人,所以又写了文章,我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深深的感觉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找一个能写的人,实在是太难了。

所谓的能写,不是那种堆砌材料,而是就某个问题,可以将已有的信息推导出来,然后再按照一定的逻辑加工,最后解释现象背后的本质,这个过程其实是需要很多程序的,但凡一个人不能深入的思考,不能面面俱到的考虑到所有的影响因素,都是很难做到的,所以一个能写的人,确实属于全才。

其实,我本来以为写文章还是很容易的,又不需要每篇文章都是爆款,只需要言之成理即可,有的时候还有比较深刻的观点就行了,所以我在坚持写了将近十年的文章之后,每天写,每天都有新东西的条件下,确实脑细胞有点受不了,所以也想着在中医圈发掘几位能写的人才,但是兜兜转转多少年来,发现中医圈的人,很多都是能写专业文章,写论文没问题,但是涉及到了社会心理人文各方面的时候,就不一定能够接得住了。

好的文章,都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其实,我们所需要的文章,不是知识的积累,不是材料的堆砌,而是人生的态度,就是一个鲜明的态度,你的鲜明态度可以表达出来么?所有的读书人,都容易犯两个极端的毛病,第一个毛病就是读书少,自认为高明,而事实上他所读的书,只是很多知识的一小部分,这个时候就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就不发现,太浅薄了。这个也是绝大多数人不敢表达观点的一个原因,为什么呢?因为很容易出洋相,就好比我们写的文章之中,关于五运六气的,已经写了五六本书了,而有一些运气的排列,我们会与现在的教科书有出入,不少网友以上啦就告诉我,你的排列方式错了。

第二类人,其实就是清代的所谓的那些考据学大师,这些大师的知识量很大,但是考据到最后还是一对材料,没有自己的观点,或者说观点不够明确,这就是我们工作中经常碰见的说话没有重点,不知道中心思想是什么。这类人可能读书够多,但是缺乏一个最基本的判断能力,这样很多时候会让自己变得很被动。

所以,第一种情况其实就是胡说八道,就是无知者无畏,但是后一种情况就是一本正经,这两者都是比较难的。好的文章,就是要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也就是我预判了你的预判,我考虑了你的考虑,这样的文章写出来,就有了生命力了。

第一种情况,其实压根就没有什么思想水平,属于莽撞的类型,而且一般都是读通俗易懂的书的人;第二种情况,也没有什么思想水平,因为他们没有经过思想,没有结合实际思考,想象,所以也不会有什么思想水平。

获取知识的能力与管理知识的能力

其实前面我们说到的两种情况,又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加以理解,那就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管理知识的能力的差别。看的书多不多,是一个人获取知识能力的提现,如果看的书不够多,那就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较差。但是,获取了那么多的知识,依然没办法运用,那就是管理能力了。

举一个例子,在中医界,有所谓的名医,有所谓的明医,这两者时间有什么差别?当然有,如果一个人有管理能力,就很有可能成为名医,也就是说只有一分的疗效,在他的管理下,能够发挥出3分来,但是明医就有可能有3分的疗效,只能发挥出1分来,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是巨大的。

读书的态度

读的书多了之后,就会发现,所谓的文化人,就是他理解别人的能力比别人强,因为他们会换位思考,因为不同的书籍之中的视角和观点,其实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的,如果写文章的时候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人的思想就自由了,这个时候就可以很好的解释人世间的很多事物,自然就有了态度,因为他的态度就是大多数人的态度,就是大多数人都可以接受的态度。

而我们的态度从哪里来呢?我们的态度就是要从纯粹的思想家身上获得,比如 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出现了那么多的思想家,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在外行人看来好像没有什么,但是内行人一看就知道,以这样不同的逻辑推理下,可以产生不一样的社会效应,甚至关系到立法。最终,获得高超的思想水平,就是要从古代的那些思想高个子之中学习,亦即读经典。

很多人读经典,理解为跟着别人读经典,实际上这也是错误的,因为经典本身就是经典,经典的一句话可能会有三四种理解,如果没有从经典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就很难吸取其中的精华。

举一个例子,毛泽东的文章,为什么那么的受欢迎,到了现代了还成为年轻人的首选。对于没有读过几本书的人来说,不会知道毛主席的文中包含了多少经典的智慧。

首先,毛泽东是湘湖学派的传人,这个湘湖学派可是自朱熹以来的理学的一大支流,他们整天讨论的就是朱程理学那一套东西。这个可以说是毛主席的主干的思想来源之一,除了这个,还有来自海外的马列主义的思想,还有西方的经典,这些内容杂糅在一起,不要说在20世纪初的时候,即使是21世纪的现代,能够把这三块都很好的研究的官员,基本上屈指可数。

在这种条件下,从底层摸爬滚打走到人生的巅峰,实打实的是靠着思想武装,用泥腿子打败钢筋水泥的大炮的,这也是马克思所主张的“群众的头脑一经理论的武装,就可以转化为摧毁物质的力量”,这里面透出的就是思想的光辉,就是深刻思想的作用。

所以,一个人的思想水平,其实跟读的书多不多没有多大关系,跟这个人跟谁学习有关系,跟能不能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能不能管理好知识有密切关系。而管理知识,就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将几十万卷书,最终归结为几本书的过程。在人类进步的长河中,能够称得上经典的,也没有多少本书,而这些就是大家要好好读的好书。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