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学员投稿:运气辩证腰膝酸痛肾虚三天见效案

学员投稿:运气辩证腰膝酸痛肾虚三天见效案

#辛丑补肾

以下案例是易道春秋第三期学员投稿,患者经多次治疗后,肾虚明显,刚好与当下的运气条件相合,故以补肾之法治之,效果良好,兹将医案录于下:

王某,1961年生人。懂运气学者对此应是敏感,辛丑年出生之人算是“先天”(气候条件决定)的肾虚。就诊史:庚子年,寒冬睡眠不好,于当地看中医,诊为肺气虚,肺中有瘀血。在那之前,感冒又重感,咳嗽一月余。医生为其开方5付,并嘱睡前可打坐,坚持至今,效果好。

母亲每逢感冒,睡时喉间时有低吟声,似是憋闷,而母不自知。再有,脸色较于去年略显黑,尤以两目内眦和鼻根处为甚。视力下降严重,天色黑后难以看清台阶。巳时犯困,必小憩一会。平日喜食辛辣,厚味。夜里偶有膝盖酸疼,并起夜两次左右。大便不干,一日两次。把脉,两尺脉沉而无力。

【处方】
茯 苓20克 法半夏9克 黄 连9克 黄 芩10克
红 参10克 生 姜15克 炙甘草10克 大 枣10克
巴戟天10克 菟丝子10克 酒苁蓉9克
(共7付)
【医嘱】
每日2次,饭前半小时服用,忌辛辣刺激、生冷、油腻。
【诸药药效】
茯 苓: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养心安神。
法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黄 连:抗菌消炎,清热除湿,泻火解毒(胃肠湿热,热盛火炽)。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黄 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湿热痞满。
红 参:补血益气,活血化瘀,安神补脑,抗疲劳。
生 姜:辛温解表,温胃止呕,解毒。
炙甘草:补脾和胃,益气通阳,镇咳平喘,滋阴养血。后世扩展用于治疗虚劳、肺痿、肺燥阴伤等证。
大 枣:健脾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巴戟天:归肝肾经,补肾助阳,强筋健骨,祛风除湿。
菟丝子:补肾,护肝,补肾,明目,止泻,固精。
酒苁蓉:入肾精,能补肾阳,益精血。入大肠经,能润肠燥,缓通便。
【用药反馈】
服药三日后:膝盖明显不再疼;遍身之暖可达指关节,脚底亦是暖而不热;胸中无憋闷,呼吸顺畅;身体有力;小便有力,夜尿次数减少。
【分析】
老师所开药方为半夏泻心汤加补肾几味药。师曾讲:有表先解表,其次是开中,然后针对其余问题有侧重点调理。因表证不显,中下二焦问题凸显,例巳时犯困(每日卯时打太极,阳气应有所提升才是);视力下降(水饮停中焦,不得内消);夜尿频,肾气不足固摄差;膝酸疼,肾阳不足。因循标本缓急,先来后到原则,故上来开中焦健脾胃为主,佐以补肾。茯苓20克,是为君药,燥湿效果卓越;法半夏并二黄,是为臣药,予以中焦燥湿除热;而脾胃既已为虚,大补红参怎可少;炙甘草与大枣,缓中便靠此二味。用以上,辛开苦降,开中焦,补脾胃,交通枢纽得以安,上上下下气机顺。又有巴戟天,菟丝子,酒苁蓉,补肾助阳,益精血。肾气足,肾阳固,再见尺脉崛起非难事。

按语:以上案例具有代表性,是当下常见的疾病,所以分享出来给大家,也欢迎大家运用运气辨证治病医案投稿,将获得找少阁主免费诊治的机会!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