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注解伤寒诸家如何,哪本书入门最好?

注解伤寒诸家如何,哪本书入门最好?

学习《伤寒论》,绕不过的就是诸多注家的观点,因为每一名注家都是深入学习《伤寒论》之后,有所成就的。唐宋以来,几乎所有的医家都在伤寒上有很大的建树,没有读过伤寒的人,几乎不可能成为一个大家。

在伤寒研究的历史上,注家成千上万,留下来的经典也不在少数,所以看这些书还是有一定的路数可以追寻的。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三派,一派是遵古派,就是主张《伤寒论》的 原文是没有错简的,是非常完美的,这派以成无己、陈修园、张志聪等为代表,后世很多人都是在他们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深化的;一派是订正错简派,主要观点就是认为《伤寒论》被王叔和编纂之后,已经不是原来的面目,所以需要重新排列条文的内容,从新解释;一派则是以孙思邈等为代表,主张用方剂作为解释归类《伤寒论》的研究方法,这一派源长流远,很受欢迎。

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

成无己是真正意义上注解伤寒论的第一人,虽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也有录伤寒条文,但是并没有做注解,可能的原因就是那个时候的人还是比较古朴,仲景的时代离唐代还不远,所以注解的人比较少,那时的人除了注解儒家的经典,很少人注解儒家以外的经典著作。

而成无己不一样,他是比较特别的一个人,处于金元之间,而那个时候成无己接受的教育其实是汉人的教育,是传统的四书五经教育,所以成无己的思想受汉代的知识分子的影响非常的深,他注解的《伤寒论》,可以说是非常中规中矩的,正是因为中规中矩,言必有据,所以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在历史上形成了非常大的影响,这一点是后世医家公认的。

成无己注解的时候,主要还是以《内经》的观点来注解,所以有了很多古典气息,虽然不一定全对,但是不至于引入歧途,所以这本书是学习《伤寒论》必读书之一,也是《内经》和《伤寒论》合二为一的一个思路。

成无己除了这本书,还有两本小册子,也是研究《伤寒论》的心得,一本叫做《伤寒明理论》主要是解释伤寒疾病中的各种症状,各种现象的,解释时也有《内经》的观点;另外一本叫做《伤寒方论》主要是解方的,可以说也是开了历史解释方剂的先河,值得后世医家效法。

朱肱《活人书》

朱肱是研究伤寒的大家,留下的著作也是后世遵循的大做,比如我们动则说“六经辩证”,这个概念其实就是从朱肱开始的,朱肱以前的人说伤寒只是伤寒,不会涉及所谓的六经,但是自从朱肱以经络的观念来解读伤寒之后,便有了所谓的六经辩证。

朱肱说“治伤寒先须识经络,不识经络,触图冥行,不知邪气所在,往往病在太阳,反攻少阴,证是厥阴,乃和少阳,寒邪未除,真气受毙”,在朱肱解释伤寒的时候,也完全遵循经络的规律,并且按照经脉的巡行规律来解释伤寒的六类疾病。

不可否认,朱肱的解释有一些可取之处,很多地方能够将《伤寒论》的现象解释清楚,但是这种模式并不是完美的,有了这个模式,很多现象就会变得生拉硬套,反而不利于研究伤寒论。且以六经解疾病,完全是用足三阳三阴经,不涉及手经,这个就更加离奇了。

在朱肱的著作中,除了《活人书》,还有一本《伤寒百问歌》,这本书将一些学习伤寒的重点问题都列出来了,以问答的形式解答了很多问题。现代看来,这本书的解答有一些是比较可笑的,但是有的也很有意义。

许叔微《伤寒九十论》

许叔微是宋代的医家,虽然在理论上没有很大的建树,甚至历来讲伤寒的人都不会将其观点列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解伤寒还是很到位,以医案的形式解释《伤寒论》的重点内容,让人一目了然,其实是一种非常好的解法,只是我们一贯习惯了用汉代注疏的形式来解读伤寒论,所以他的贡献反而被忽略了。

许叔微这种解法其实是上承汉代《韩诗外传》的手法,在正经的学者来说,解读《诗经》是一个比较正经的事情,所以需要各种解释,特别是文字上的,因为文字随着时代的变迁,含义会有很大的改变。但是,韩诗外传则是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解释诗,有没有道理呢?这种方式是很有道理的,在训诂的时候,或者在古书校注时,有一个理校的方法。也就是说,古典文献是否正确,文字的逻辑是否通顺,自然很重要,但是内在的义理更重要,因为中国的哲学也好,医学也好,都是重视实践的,只有实践可以检验真知。

许叔微以医案加分析的形式,引用条文进行解释,其实就是一种《韩诗外传》式的注解方法。举一个例子,对于大青龙汤,许叔微用一个案例说明,“何保义从王太尉军中,得伤寒,脉浮涩而紧,予曰若头疼,发热,恶风,无汗,则麻黄证也。烦躁,则青龙汤证也。何曰:今烦躁甚,予投以大青龙汤。三投,汗解。论曰:桂枝,麻黄,青龙,皆表证发汗药,而桂枝治汗出,恶风。麻黄治无汗,恶寒,青龙治无汗,而烦,三者皆欲微汗解,若汗多,亡阳,为虚,则烦躁不眠也”,这段文字虽然简洁,但是包含了大量的信息,首先是一个医案引出了三个方剂的使用,而且还给出了鉴别要点,甚至也给出了治疗之后出现误治的情况,或者说是服药太过,发汗太多的情形。

以上三本书,其实可以作为学习《伤寒论》的入门书,有的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先推荐这几本书,而不是后世的经典。借用让子弹飞电影里的一句话,“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从成无己的注解开始,然后沿着历史的脉络往下走,自然就能够在读久了之后,豁然开朗。不过,后面,我们也会专门介绍一些比较专业的书籍,特别是比较高深的《伤寒论》著作。

往期精彩回顾:
如何面对死亡?(兼谈罗一笑事件)

治病当从何处入手,怎么入手才能效如桴鼓?

医案纪实:子宫肌瘤又怀孕,咋整?

何谓经方,经方就是张仲景方?

我知道你在看哟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