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春节饮酒注意啦!服这几类药饮酒,严重可致死!

春节饮酒注意啦!服这几类药饮酒,严重可致死!
药剂科 谢学虎

双硫仑反应
近年来,患者在服用抗菌药物尤其是头孢类药物的过程中饮酒,从而引起双硫仑反应的事故越来越多。

在临床上通常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饮酒后服药,二是服药后饮酒。

01

酒后服药

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大部分乙醇进入体内后,先在肝脏内经乙醇脱氢酶作用,转化为乙醛;乙醛再经乙醛脱氢酶作用,转化为乙酸;最后再转变为水和二氧化碳,由肾脏排出体外。整个过程大致需要2~4小时。因此,在饮酒后4小时内,建议不要服用任何药物。3天内已饮酒者应避免使用易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

02

服药后(或服药期间)饮酒

头孢类(尤其是头孢哌酮)遇到酒精而引起的双硫仑反应,轻则面部潮红、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口中有大蒜样气味,甚至发生休克等;严重者可导致惊厥、呼吸抑制、心肌梗死、急性心衰甚至死亡。除了头孢类药物外,在服用甲硝唑、替硝唑、呋喃唑酮等药物期间饮酒,也可能引起双硫仑反应。

一般来说,被药物抑制的乙醛脱氢酶4~5天才能恢复。为了安全起见,临床上一般建议在服用头孢期间及停药后7天内均不得饮酒。

双硫仑样反应是由Jacobsen等在1948年首先发现,又称安塔布司反应、双硫醒样反应、戒酒硫样反应,是指服用某些药物后饮酒或接触乙醇(或含乙醇的药物、食物等)导致体内乙醛蓄积引起的中毒反应。双硫仑又称戒酒硫、双硫醒,接触了双硫仑的人再接触乙醇,会引起胸闷气短、面部潮红、头痛、恶心等一系列症状。

当乙醇进入体内后,主要在肝脏内经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而乙醛再经乙醛脱氢酶转化为乙酸,乙酸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变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其共同特点是在母核7-氨基头孢烷酸(7-ACA)环的3位上有甲硫四氮唑(硫代甲基四唑)取代基。具有这一侧链的头孢菌素在中性溶液中经水解、重排形成与双硫仑分子中相似的化学结构,能与辅酶I竞争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中心,从而抑制了乙醛的代谢,产生了与双硫仑相似的反应。

引起双硫仑反应的常见药物

1
头孢类抗菌药物

头孢哌酮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美唑、头孢米诺、头孢孟多、拉氧头孢、头孢甲肟、头孢唑啉、头孢克洛、头孢曲松等。其中,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中,以头孢哌酮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报告最多、最敏感。头孢哌酮分子结构中存在与双硫仑分子结构类似的甲硫四氢唑侧链,正是这一特性产生双硫仑样作用。

2
硝咪唑类药物

如甲硝唑、替硝唑等,此类药物化学结构中含有甲硫四氮唑基团。

3
其他种类的药物

能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还有呋喃唑酮、氯霉素、酮康唑、灰黄霉素、氯磺丙脲、格列齐特、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苯乙双呱、华法林、三氟拉嗪、妥拉苏林等。

4
含有乙醇的药物

乙醇是制药中常用的辅料,医务人员应熟悉哪些药物的溶媒中含有乙醇,酊剂、擦剂、醑剂等都含有乙醇,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含有50%乙醇,紫杉醇、多西他赛、安定、硝酸甘油、藿香正气水等也含有乙醇。应避免联合使用这些含乙醇药物。

The end

图片:摄图网
侵删请联系微信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