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祛湿治胃炎、腹泻、腹痛的千古良方,你不可不知!
脾胃病科 吕小燕
立夏过后,脾气虽逐渐旺盛,但湿气也逐渐弥漫于空气中,故夏季养生建议以“健脾、除湿”为为主,饮食以白扁豆、赤小豆、薏仁、芡实、冬瓜、陈皮、白萝卜、藕等健脾祛湿的食材为主。
脾胃虚寒患者也即将迎来脾胃的阳光,回顾冬寒,想起曾经的守护神——附子理中丸。
有关附子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附子是山中的一种野生植物,没有人了解它的价值。那时候四川乾元山(位于今四川江油)一带的人体质较差,生病者众多,冬天又特别寒冷,不少人到了冬天都被冻死。在金光洞修炼的太乙真人很同情民间的疾苦,就提炼丹药为穷人治病。可是由于生病的人很多,炼的丹药往往不够用。太乙真人发现山里长了一种野苗苗,根底长了一个圆果子,可以加工成一种乌黑发亮的药片子,人吃了这种药后能增强体力,冬天吃了又能防寒。太乙真人就把这种药的加工方法教给了乾元山一带的人。后来他收到了哪吒做徒弟,人们误以为太乙真人和哪吒是两父子,便把这种新药称为“父子药”。后来才知道他们是师徒关系,于是就把“父”字改为“附”字,称这种药为“附子”。
虽然仲景创立的“理中汤”因药物组成的纯阳性被称为方剂中的“爷们”,加一味“通行十二经,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的纯阳之附子,被冠以“纯爷们”之名。
附子理中丸主要功效
仲景的理中汤本就具有调理中土之意,加一味纯阳辛热的附子,可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脾胃虚寒证出现诸如脘腹疼痛、呕吐、泄利、四肢不温等不适,另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记载了其对脾胃冷弱、心腹绞痛、呕吐泄利、饮食不进等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临床应用
在临床中,附子理中丸广泛应用于慢性腹泻、慢性肠炎、胃溃疡、慢性胃炎、肠应激综合征等消化系统疾病。。。但“胖人多阳虚”,纯爷们也作为一种减肥药,受到女性同志的好评。
这是为什么呢?
纵观人体发胖的两个阶段:一个是小孩子的婴儿肥时期,这时我们的“肾阳”还在萌芽阶段,火力不足,会发胖,但这时候的胖不结实,含水很多,故小孩看上去“胖嘟嘟”滴。另一个就是人到中年,大腹便便,慵懒发福,是因为“男子五八,肾气衰。。。。”,肾阳、脾阳逐渐衰弱出现机体代谢能力下降,脂肪消耗不掉就开始发胖。
服用附子理中丸一来可以温阳,二则可以祛湿,三可以加快我们机体的新成代谢,把脂肪消耗掉,重塑健康身体。
使用注意
附子理中丸虽好,但需辨证,适量应用。
因为附子理中丸中的主要药物之一的附子是毛茛科乌头属植物乌头的子根,生附子中含有乌头碱、次乌头碱等有毒性的成分,附子虽然经过炮制毒性已经大大下降,但是大量积累会对身体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出现乌头碱中毒的现象,如临床表现为四肢麻木、恶心、呕吐、流涎、心悸、视物模糊、言语不清、心律失常等症状。
且中医方剂讲究严格的配伍,由于附子理中丸中含有附子,故忌与半夏、瓜蒌、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白蔹、白芨等中药饮片以及含有这一类成分的中成药一同使用。
另研究表明附子理中丸中的某一些成分可能会使得子宫兴奋,引起子宫的收缩,导致早产,甚至是流产,故孕妇忌用附子理中丸。
吕小燕
山西省中医院 脾胃病科 副主任医师
[主要研究方向及特长]
功能性腹痛、腹泻、消化不良,溃疡性结肠炎、急慢性胰腺炎、萎缩性胃炎、胃肠道息肉病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出诊时间]
每周一全天,周五下午,周日上午(总院)
图片:摄图网
侵删请联系微信
Hi,大家好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山西省中医院
入驻微信视频号啦!!!
怎样才能找到山西省中医院的视频号呢?
扫描或者长按下方二维码
点击关注就可以啦!
不仅可以看到医院的短视频
还有各种疾病科普
中医养生类视频等着你来看
快叫上小伙伴一起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