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组成】 怀牛膝 生代赭石 生龙骨 生牡蛎 生龟板 生杭菊 玄参 天冬川楝子 生麦芽 茵陈 甘草 【服用方法】 水煎服 【功 用】 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今用处方】 怀牛膝 30生赭石30生龙骨 30生牡蛎30 生龟板15 白芍30玄参 12天冬15 川楝子 6生麦芽15 茵陈15 甘草6 【方证要点】 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面色如醉,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口眼渐行歪斜,甚或眩晕颠扑,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脉弦长有力。 【适用病症】 (1)皮肤瘙痒症 中老年患者伴有高血压若见眩晕,目胀耳鸣,面色如醉,心烦易怒失眠,舌质红脉弦,可投本方治疗。 (2)神经性皮炎 患者若见眩晕耳鸣,面色如醉,心烦易怒失眠,舌红脉弦,可投本方治疗。 (3)慢性荨麻疹 患者若见眩晕耳鸣,面色如醉,心烦易怒失眠,舌红脉弦,可投本方酌加乌梅,荆芥,防风,路路通等中药治疗。 (4)结节性痒疹 患者若见眩晕耳鸣,面色如醉,心烦易怒失眠,舌红脉弦,可酌加全蝎,乌梅,路路通,荆芥,防风等中药治疗。 (5)斑秃 患者若见眩晕耳鸣,面色如醉,心烦易怒失眠,舌红脉弦,可投本方酌加菟丝子,侧柏叶,制首乌等中药治疗。 (6)银屑病 患者若见眩晕耳鸣,面色如醉,心烦易怒,失眠,舌红脉弦,可投本方酌加白鲜皮,土茯苓,乌梅,菝苆等中药治疗。 【注意事项】 (1)若属于气虚血瘀之风,则不宜适用本方。 (2)石类药物碍胃,不可久服。长期服用建议检查肝肾功能。 解析:本方证是由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气血逆乱所致。阴虚阳亢,风阳上扰,故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中热痛,心中烦热,面色如醉,或时常噫气,此为类中风的先兆症状。若肝阳上升太过,气血逆乱,遂致卒中。轻者中经络,则肢体渐觉不利,口眼渐形喁斜;重者中脏腑,则眩晕至于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醒后不能复原;脉弦长有力,为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之征。治宜镇肝息风,滋阴潜阳。方中重用怀牛膝引血下行,折其阳亢,兼滋养肝肾,为君药。代赭石重镇沉降,镇肝降逆,与牛膝相配,引气血下行;生龙骨、生牡蛎潜阳降逆,既可潜降上亢之肝阳,又可平镇上逆之气血;共为臣药。生龟甲、玄参、天冬、杭白芍滋阴养血,柔肝息风,使阴液充足,以制阳亢;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过用重镇之品,势必影响其条达之性,故用茵陈、川楝子、生麦芽清泻肝阳,条达肝气,使肝气疏达,而肝阳自平,共为佐药。生甘草调和诸药,与生麦芽合用,又能养胃和中,以防金石药碍胃,为使药。诸药合用,以镇肝息风为主,又能滋阴潜阳,标本兼治,而以治标为主。 【加减化裁】 心中烦热甚者,加石膏、栀子以清热除烦; 痰多者,加胆南星、竹沥水以清热化痰; 尺脉重按虚者,加熟地黄、山茱萸以补肝肾; 中风后遗有半身不遂、口眼喁斜等不能复元者,可加桃仁、红花、丹参、地龙等活血通络。 【歌诀】张氏镇肝熄风汤, 龙牡龟牛治亢阳, 代赭天冬元芍草, 茵陈川楝麦芽襄。